
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周国勇
近日,收录清代绍兴籍大词人王鹏运一生词作的《王鹏运词集校笺》正式出版,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全面展现这位清代词坛宗师创作风貌的作品集,填补了我国近代词学史研究的一大空白。值得关注的是,该书的完成者也是一名绍兴人。
“我们是老乡”
王鹏运(1849~1904),字幼霞,号半塘,祖籍山阴,生于广西桂林,清代著名词人、词学家、校勘学家,被誉为“晚清四大词家”之首。《续修四库全书》收有其《半塘定稿》二卷、《半塘剩稿》一卷,留下著名词论《蕙风词话》的况周颐和创编《宋词三百首》的朱祖谋(彊村),都是他的词学弟子。王鹏运还是历史上第一位用词咏叹西方小说的词人,其《调笑转踏.巴黎马克格尼尔》正是一篇“词”版的西方小说读后感。“这样一位事实上的清代词坛宗师,因为种种原因,其词作流传得并不广泛,其名字和人物生平也不被大众所了解。”沈家庄说。沈家庄祖籍绍兴柯桥,广西师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词学专家。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正是他跟学生当时想校笺此书的出发点所在——还原一个真实的王鹏运。

从2009年起,沈家庄跟当时正跟着自己读博的学生朱存红一起,开始了王氏词作的收集、考订、校笺工作,足迹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图书馆。2010年退休旅居加拿大后,也没少在北美地区图书机构查找资料。其中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发现的《和珠玉词》和《四印斋所刻词》还是光绪年间的珍本,也被一起充实进了校笺本里。
“很巧,王鹏运是出生在广西桂林的绍兴人,而我是工作在广西桂林的绍兴人,我们是老乡,做这个事情理所应当!”沈家庄欣慰地说。
史上最全的王氏词集
据了解,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王鹏运词集校笺》分上下两卷,计50多万字。共收录主人公词作759首,系迄今为止海内外收录王氏词作最全者。
为让读者更好读懂理解词作,并通过词作了解词人的生平行状及时代背景,两位学者对每首作品都作了详尽校勘、笺注。“校勘就是对同一首词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注就是对作品中涉及的人名、地名、难字、僻典及历史事件、文物掌故和化用前人成句等进行详略得当的注释,而所谓笺,还要注明相关出处。”这一方面考量着校笺者的学术功底,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也使书的容量一增再增。
在这过程中,沈家庄师徒还秉持“知人论世”的学术风格,在对王鹏运遗存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对其在清末的文学地位、词学成就及其词作的创作分期和风格等进行了梳理和论述,还原了王鹏运词体创作的总体面貌,再现了这位“清代词学集大成者”的人生轨迹和生平往事。
“身为官僚体制中一员,王鹏运因其思想先进,还是晚清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张者和参与者,曾替康有为呈递奏折,自己也多次上书谈变法主张,甚至冒死疏谏慈禧太后不要干政,力助光绪帝亲政图强。但与甲午海战一样,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王鹏运雄健浑厚又沉郁哀婉的词作风格。”沈家庄说。
研究近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文献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王鹏运词集校笺》因为工程量大、学术性强、兼具多种价值而受到关注。

“中国近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成绩最大的就是词学典籍的整理,此书就是近年来这方面成果中的佼佼者。”著名文献学专家王小盾评价说,王鹏运虽然词作颇丰,但流传不广,在学术界留意最多的,也就是他在中国古代词籍校勘学上的贡献,而《校笺》的出版,使王鹏运词有了一个完整的全编校注本,让作为著名词学家、校勘学家的王鹏运与作为杰出词人的王鹏运合二为一。
而在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文学史专家郑永晓看来,《校笺》不光是一部词学汇编,更是一部讲述词与人生的书,“书中对王鹏运的身世、家学、师承、交往等生平经历和思想主张作了细致考察,这样一来,此书也就成为了晚清、近代文学和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作者: 编辑:倪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