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为了进一步宣传好“枫桥经验”,讲好“枫桥经验”发展故事,高扬“枫桥经验”旗帜,绍兴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特别报道“好的故事——枫桥夜听”。

枫桥有个老杨

01
1963年11月,枫桥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基本结束。公安部来浙江了解试点中有无捕人的情况,即向正在杭州的毛泽东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高兴地说:“这就叫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11月22日,毛主席在公安部报送的材料上批示:“此件看过,很好。讲过后,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发到县一级党委及县公安局,中央在文件前面写几句介绍的话,作为教育干部的材料。其中应提到诸暨的好例子,要各地效仿,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从此,这个当年被毛主席赞许的“枫桥经验”风靡全国,作为全国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半个世纪来,有多少人为了让“枫桥经验”这面红旗高高飘扬,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和智慧。老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02
在枫桥,杨光照的名字家喻户晓。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阳光照”的这位枫桥派出所退休民警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人生会与枫桥这个不起眼的小镇有着不解之缘。
今年已经68岁的杨光照有着18年的军旅生涯。1986年,老杨以营职干部的身份转业到地方,来到枫桥派出所当一名普通民警。从警24年来,老杨不改军人的正气,在枫桥派出所出色工作,先后荣获全省、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人民满意”十大杰出民警,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010年 8月,杨光照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他脱下警服换上了便服,准备回家安享晚年。枫桥镇政府和枫桥派出所极力挽留他:老杨,枫桥人民需要你,继续发挥余热吧。
可返聘需要一个名分吧?在公安部门的策划下,专门为他成立了老杨调解中心。于是,从警岗上退下来的老杨一天也没有休息,又在老杨调解中心上岗了。


03
说起老杨调解成功的案子,那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就在今年,从事调解工作32年的他被司法部聘为“全国人民调解专家”,而受聘的专家全国只有10人。

(杨光照在座谈会上发言)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格局。老杨待人接客总是带着标志型的微笑。因为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处事是公正的,所以群众邻里有纠纷、心中有怨气都来找老杨,而老杨三下五除二就能调解好矛盾,纠纷、怨气也都很快烟消云散。不为别的,就是看在老杨这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面子上,退休了不在家安享晚年,反而天天坚持来上班,为枫桥的治安出力。

04
成为枫桥名人的老杨,说起自己的出名经历,总是神采飞扬地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和习总书记握过两次手。”这让周围的人羡慕不已。当然,聪明的老杨最后会总结说:“啧啧,这也是咱枫桥人的光荣!”老杨早就把自己当成枫桥人了。
2002——2007年期间,习近平主政浙江,他对如何深化“枫桥经验”十分重视,多次赴诸暨视察工作。2003年,纪念“枫桥经验”40周年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枫桥派出所视察。老杨至今记得习总书记很和气地与他及派出所的每一位民警握手。“习总书记十分亲民,他总是尽量和群众在一起。我真没想到,10年后我还能与习总书记握手。”

2014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报了“习近平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的新闻。杨光照作为先进集体的10名代表之一上台接受表彰,站在第一排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握手并合影留念。杨光照说:“心情太激动了,握手的时候还对着他说了句——我来自浙江!”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