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与本文无关)
绍兴日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俞颖颖
昨天上午10点,锣鼓声声中,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的乡村小剧场准时开演。村民王秋芹和张春芳等人在手上套上木偶,人躲在屏风后,用手指给大家表演布袋木偶戏《潼关》。
这个国庆假期,以布袋木偶戏为核心的小剧场拉开了后岱山村国庆迎客的序幕。“前几天演的是《赵大成回乡创业记》《悔赌记》《王大壮开茶庄》等现代戏,今天演的是传统戏。”王秋芹说,这已经是国庆假期小剧场第4天开锣了。
“听说这里有木偶戏,就过来看看。”观众竺先生老家在嵊州,平时在宁波工作,几天前无意中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后岱山村有演出,就约了几个朋友一起过来看看。
后岱山村的布袋木偶戏已经有上百年历史。解放初期,布袋木偶戏曾红极一时,成立于1953年的后岱山木偶剧团也曾名噪一时。但随着剧团的解散,布袋木偶戏逐渐没落。2006年,东茗乡对消失了40多年的布袋木偶戏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之后,王秋芹等人接过了保护和传承的重任。
(图片与本文无关)
就在离小剧场十几米远的“大塘美食一条街”上,梁水君、张杏燕、吴六苗等村民支起炉灶,卖起了糖麦饼、咸菜饼、麻糍等地方美食。“锣鼓一响,就有人来了,这两天生意还不错。”几位村民表示,在家门口就能做小买卖,他们觉得很开心,并对村子后续的发展充满期待。
“2日和3日人特别多,4天下来,差不多有1.3万余人次来村里游玩、看演出。”后岱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洋更关心演出,总在心里默默记下观众人数,因为在他心里有一幅蓝图:“东茗乡自然风光好,乡村旅游基础很好,民宿农家乐也多,但是很多人说住在乡村晚上太寂寞了,我们打算挖掘布袋木偶戏、舞狮、群乐绍剧团等传统文化,让大家晚上可以来后岱山看戏。”
“乡村振兴,变美是第一步,接下去就要变富。”王国洋说,这个国庆长假小剧场演出传统戏剧是他们的一次尝试,从这几天的情况看,效果不错,长假过后,他们打算将演出常态化,每个周末安排一场演出,以此集聚人气。
作者: 编辑:杨寒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