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珍惜!绍兴这一幕刷屏

2022-10-17 10:32

来源:

金秋十月,绍兴进入水稻收获季,希望的田野上一派丰收的景象。

16日,绍兴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专家组来到越城区富盛镇义峰村国明家庭农场,对今年第一次尝试“鱼塘种稻”模式的水稻、泥鳅进行测产。专家组考察农场15亩试种水稻,随机抽取3个点进行实收测产。经过实地收割、丈量面积、稻谷称重、测定水分和去杂等环节,测得水稻平均亩产414.88斤,泥鳅亩产250斤左右,亩均效益超1万元,取得预期效益。  

国明家庭农场负责人  许国明:泥鳅可以吃水稻田的害虫。泥鳅养进去,水稻不会有虫害,水稻田里不用施肥,因为泥鳅的排泄物可以增加水稻的肥度。水质很好,容易调节。

今年5月,“国明农场”在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引进浙大农学院最新培育的水稻新品“农两优渔1号”,进行小范围试种。该品种属籼型杂交稻,株型高大,茎秆粗壮,抗倒力强,穗大粒多,适宜在我市淡水养殖渔塘水深1.2米以内的单季稻种植。

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杨庆满:它既能够增加我们水稻的一个产量,又能够提高我们水产品的一个品质。同时也可以保护我们的这个生态环境,应该说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 。

在新昌县沙溪镇下蔡岙村,50亩“共富田园”喜迎丰收。下蔡岙村是钦寸水库源头村之一,当地多家单位和村社共同建立下蔡岙有机生态农场,通过流转抛荒和非粮化农田,开展土地生态修复和有机农业生产,打造“钦寸源,共富米”品牌,形成“国企+村集体+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共富增收双赢。

在柯桥区,当地宏芳农场种植了“南粳46”和“嘉67”两个省内优质杂交稻晚粳品种,即将开镰收割。这些优质品种的单穗谷粒可达500颗以上,亩产超过1450斤。农场还实践“富硒种植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降解土壤中的农残和重金属。

柯桥区宏芳农场负责人 赵宏海:风吹稻花香,这么好的,这么漂亮的这个稻穗。

(内容来源:绍兴新闻联播)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余斌 新昌台 柯桥台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