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古城保护“去留”抉择:178幢高楼变矮不易!

2020-12-05 19:51

来源:越牛新闻

素有“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常家山水国”美誉的绍兴是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9.09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集中了鲁迅故里、书圣故里、青藤书屋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历史遗迹。

如何保护利用好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一直以来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近年来,绍兴市立足长远,确立了“一城一桥三故里”的整体发展框架,去年又颁布实施了《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建立起一部法规、一个机构、一项基金、一张清单的“四个一”体系,这些规划、法规到底管不管用?

记者蹲点两个多月,跟踪探究绍兴古城保护利用“去”“留”之间的抉择。

12月3号下午,绍兴城管大楼和税务大楼同时启动拆除。这是继绍兴大厦、震元堂之后,古城里拆除的第三批高楼。

被纳入拆改论证范围的总共有178幢高楼,几乎全是本世纪初的现代建筑。而被排在拆除名单001号的正是曾经是绍兴市地标的古城第一高楼——王朝大酒店。

绍兴市这样大力度地跟高楼“过不去”,到底想干什么?

被纳入保护范围的绍兴古城,面积9.09平方公里,城内府山、塔山、蕺山三山鼎峙,河网纵横,“显山露水”是绍兴古城有别于其他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但古城内过高的现代建筑却挡住了这些重要的“外形”。

作为首批启动的旧改重点项目书圣故里的负责人,张峰对此感受最深。书圣故里是绍兴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古老台门遍布,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江南水乡气息浓郁。就因为与周边景致格格不入的王朝大酒店和另一幢高楼堵在景区大门口,让他整天为打不开门、迎不进客而干着急。

绍兴市书圣故里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峰:“这两个楼用我们绍兴话来讲就像是两根蜡烛。都藏在里面,四个门找都找不到。”

张峰带着我们,开车沿着书圣故里走了一圈,果然,东西南北四个门都不明显,特别是被两幢高楼遮挡的主大门,不是本地游客,很难找到。

幸运的是,绍兴人一直念念不忘自己最初的模样。在长期的探索中,绍兴逐渐形成了有依据、可操作、能持续的古城保护模式,特别是在2013年划定了绍兴古城天际线的高度约束,以六层楼房为标准,檐高不超过19米,楼高不超过24米。

经过8个月的反复论证,2019年1月1日,绍兴古城保护第一部地方法规《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削楼”标准明确写进了地方法规。

为了论证这根“天际线”的标准是否合理,绍兴市人大和名城保护办公室广泛征求意见。在绍兴市人大,我们看到修改最多一项的条款,先后修改了22次。

绍兴人大法工委副主任肖冬红说:“这个法规是我们动用社会力量最多的一部,你又保护好,你又弄项目,这中间完美的平衡点要是没找到就会适得其反,我们都很慎重的。你这个地方拿不准,你就不要弄。”

绍兴市名城办党工委委员黄夏峰:“一房一策,不是随意地,简单地粗放式,碰到高度就降层。其实是一个慢火慢慢炖的过程。”

按照目前的拆改力度,被纳入拆改论证范围的每幢大楼,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钱从哪来?这又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现实难题。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绍兴市专门建立了古城保护利用基金,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纳入基金,同时吸纳社会投入

2019年11月,绍兴市率先将原市政府两幢12层大楼降到5层以下,改造成了“绍兴名人馆”,“中国气象博物馆”和“清廉馆”。经过半年多的改造,这个月将迎来第一批参观者。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四院院长钱锡栋:“原来建筑的层高只有三米三,对博物馆来讲就太矮了,所以后来我们采取了垂直风管,对未来整个绍兴其他楼的改造也可以起到示范效应。”

绍兴市名城办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徐国峰:“这是温和的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我们把原来的市委市政府(大楼)先降下来,就起到了示范和体验的作用,如果老百姓感受这个降层效果是可以的,我们再逐步推进。”

当“天际线”高度的比拼还在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指标时,绍兴市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削楼”的方式,探索一条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

(内容来源:浙江卫视)

作者: 编辑:钱天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