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面对当前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监督管理的新要求,华夏银行绍兴分行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以红色课堂、业务学堂、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四个课堂”为抓手,深入推进新形势下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完善领导和推进机制,是金融机构落实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
2.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应对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国内新冠疫情零星散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稳经济压力明显加大。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各级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例如浙江银保监局提出5个方面、17条落实意见。更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和生命线作用,动员全体员工满怀信心投身稳经济、促发展各项工作,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要求。
3.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绍兴分行开业15年,历经开疆拓土的不易、金融危机的阵痛、特色分行建设的执着,近年来深入贯彻总行“保持特色 不唯特色”的要求,经营管理成果不断显现,具备了更好发展的基础。坚持不懈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是华夏银行绍兴分行高质量落实总行规划、推动监管要求落地,努力实现从有质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四个课堂内在联系和主要特点
“四个课堂”中红色课堂是主线,业务学堂是支撑,文化礼堂是配套,道德讲堂是补充,重点突出、任务明确。
1.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原则和政治属性。 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党的正确思想理论来统一全行员工的思想,用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凝聚员工力量。无论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怎么转变,都要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出发点。四个课堂以“红色课堂”作为主线,突出党建引领,明确政治方向,用主流价值观占领思想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属性。
2.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的要求。《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起来。华夏银行绍兴分行围绕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将“业务学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银行发展的着力点,以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为应对复杂形势、推进改革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也注重对员工思想的引导,使其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华夏银行绍兴分行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以“文化礼堂”、“道德讲堂”等形式,积极回应员工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使员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三、“四个课堂”建设的主要做法
“四个课堂”立足党对金融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发展实际和员工思想实际来设定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见实效。
(一)红色课堂
“红色课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包括基础理论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促使员工秉承正确的政治观念,将理想与现实结合、信念与任务结合。
1.基础理论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全面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学习贯彻,提高员工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
2.党史国史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学习。要用好绍兴红色教育基地,以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立体沉浸式教学,使党员干部筑牢精神之柱、扎牢信仰之根。
3.形势政策教育。围绕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推进落实重大任务,以文件、讲座、专栏、展板、长图、微课等形式,宣讲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员正确认清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经济系列措施精神,主动靠前发力,以在金融领域的自觉实践,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质效。
(二)业务学堂
以集中研学、辅导引学、自主选学、交流互学、以比促学“五学做法”积极推进业务学习,提高分行班子推动发展的能力,提升员工落实工作的能力。
1.集中研学,吃透精神。加强分行党委自身建设,班子成员以务虚会、专题研讨等形式,围绕银行发展中心工作带头学习,把学习研究的着力点放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加强集中学习制度建设,以与知名高校联合开办骨干培训班,实施管理人员“领航计划”、骨干员工“扬帆计划”,设立分行“学习日”、“培训日”等形式加强集中培训。
2.辅导引学,加深理解。结合总行年度培训计划,分层次和条线对分行年度培训进行统筹安排。“听人讲”,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组织的专题辅导和报告会。“请人讲”,邀请高校学者、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分行和条线需求开展专题辅导。“自己讲”,强化分行内训师团队建设,通过线上教学等,突破时空限制,丰富学习体验,提升辅导效果。
3.自主选学,重点掌握。贯彻“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根据岗位要求和成长需求开展自学。鼓励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专业职称的考试和评定。建好分行内网“学习资料专区”,开展好书推荐、好文共赏,以综合管理、客户开发、产品设计、风险防控等为主题,分类分批推荐专业书籍、优秀文章。
4.交流互学,取长补短。建立管理部室和一线、分行部室间的轮岗和双向交流制度,通过以干代训、师徒帮带、党群结对等形式,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岗位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亲青创”“亲青帮”“亲青联”等青年员工主题交流活动,以现场交流、书面交流、网络交流等丰富交流互学的形式,开拓思路,取长补短。
5.以比促学,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的成果切实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庆祝华夏银行成立30周年、绍兴分行开业15周年系列活动,因地制宜组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劳动竞赛,比技能、比作风、比贡献。引导员工对标杆、补短板,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三)文化礼堂
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同时也使企业文化内容更加丰富。要组织开展各类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传承历史、传播文化、展现艺术,营造良好氛围。
1.传承历史。行史承载着企业的精神。要隆重简约办好行庆活动,让员工回顾总分行的发展史,重温华夏人的奋斗史,使员工认识到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深切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通过行史宣讲,让员工了解创业的艰辛,守业的不易,展业的成果,提升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凝聚全体员工的深厚感情。
2.传播文化。建好文化传播场地,推进“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三家共建,为文体活动开展提供便利。丰富文化传播内容,结合浙江银保监局、绍兴银保监分局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行动,将合规清廉文化、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作为重要内容,持续贯彻好监管工作要求,充分挖掘绍兴传统文化富矿。加强文化传播队伍建设,对群团组织建立的学习文化型、爱心公益型等团队给予引导支持。
3.展现艺术。开展以音乐、美术等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和展示,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员工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并在审美的过程中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艺术修养,产生精神的满足和愉悦。结合喜迎二十大、国庆、行庆等主题,举办员工喜闻乐见的庆祝活动,使员工在艺术作品创作、欣赏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
(四)道德讲堂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化党对道德建设的领导,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讲好不同时期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宣传好员工先进事迹,以主流价值指引道德实践,引导全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积极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讲堂的重要内容,倡导“幸福源自奋斗”的理念,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员工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
3. 积极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把家庭家教家风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将家庭亲情融入到党员干部、全体员工的廉洁教育中,以家访等形式强化单位和家庭联动,了解员工“八小时”之外情况,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形成家属助廉的良好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为新形势下推动银行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要紧紧围绕党中央的要求部署和银行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强,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全行力量。(作者:华夏银行绍兴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伊亮)
作者: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