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护报道不要只盯着性别

2020-02-21 08:4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驰援武汉的医护大军中,女性占总人数的80%以上,她们负重前行的身影,在激发泪腺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话题。“伟大”“奉献”等字眼充斥于诸多女性医护工作者新闻报道中。尤其是甘肃驰援湖北医疗队“光头出征”事件、武汉“怀孕九个月女护士”不下火线事件等,迅速放大为关于尊严、人伦的讨论。

笔者认为,女性的命运、地位涉及几千年社会传统,不会因某一个职业或某一个事件而突然改变。抛开相关语境的盲目讨论,只会让我们与真相背道而驰。

1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专门作出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保障,使他们保持强大战斗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总书记的指示,既是对医务工作者在抗疫战争中艰苦付出的肯定,也从另一个层面厘清一个事实——医护,只有专业之分,没有男女之别。

面对抗疫这样的重大事件,女性面临的困难无疑会比男性多。但如果因此特别强调“女性奉献”,则背离了医护工作者的职业本色。相信没有一位女性医护工作者,会给自己贴上性别标签。当她们踏上战场,决定胜负的只有专业能力,而不是男女性别或是年龄大小。

譬如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医护楷模李兰娟、陈薇、张继先等,人们对她们的敬仰和关注,完全聚焦于她们高超的医学建树,聚焦于她们对人类的贡献和高尚品格。难道她们只是“优秀女性医护人员的楷模”?不,她们是全人类的楷模!

可圈可点的女性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如骑行300多公里从家乡赶回武汉上班的90后护士甘如愿,在丈夫刘智明病危时仍然坚守岗位的武汉第四医院重症室护士长蔡利萍……她们的冷静、执着、坚韧,更多是出自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而并非女性身份。

当下“医护宣传”越来越被重视,各地卫健系统都组建了宣传队伍,初衷是好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宣传中的“高级黑”和“低级红”。如甘肃女医护出征前的“光头事件”,其实就是典型的“低级红”。前线生活有诸多不便,剃光头既是为了减少麻烦,也是出于防护需要。剃就剃了,除了女性剃短,男性也一样。这件事只是工作需要、战“疫”需要,跟尊重不尊重女性完全没关系。

出彩的医护宣传,让我们能更多地了解医疗前线的情况,理解医护工作者的不易。但需要提醒的是,只有摒弃“高级黑”“低级红”,才是真正的“医护白”宣传。

作者:何瑛儿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