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繁花。陈刚娟 摄
国庆假期后,市民与游客不再执着于远方的风景,转而将目光投向街头巷尾,一股以观赏和拍摄栾树为主题的“打卡热”迅速兴起,为绍兴越城带来了一股清新、诗意的“慢旅游”风潮。
“完全没想到,我们每天路过的街道,在这个季节竟然美得像一幅画。”前天下午,在胜利西路边,市民李女士正举着手机对着头顶一片色彩斑斓的树木精心构图。她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她没有安排外出旅行,而是选择在城里“微度假”,偶然发现家门口的栾树已经进入了最佳观赏期,像是发现了宝藏。
像李小姐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在塔山文化广场,在平陶公路人行道上,在云东路的林荫间,随处可见驻足拍照的市民游客。他们或仰头捕捉光影穿过枝叶的瞬间,或弯腰拾起掉落在地的、如小灯笼般的红色蒴果。有孩童兴奋地指着树梢:“妈妈快看,这棵树同时开了好几种颜色的花。”
越城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栾树生长快,形成树荫的时间短,适应性强,夏可遮阴、秋景绚烂,被广泛选为城市骨干行道树。这些行道树种植已有10多年,规模较大的当数胜利西路,种有四五百棵。越城总共有栾树上万棵。这些栾树宛如四季分明的报时器,尤其是到了九十月,花果同株,呈现出绿色、黄色、红色交织的独特景观。
这股打卡热的背后,是栾树自身无与伦比的“颜值”。走在越城的街头,细心观察便能发现栾树的迷人之处:树冠下层是青翠欲滴的羽状复叶,如同夏天的余韵;树冠顶端,却簇拥着一团团明黄色的小花,在秋阳下熠熠生辉,仿佛给树梢戴上了一顶“黄金冠”;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由嫩粉渐变为砖红、深红的蒴果,一簇簇形似灯笼,挂满枝头,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这种“一树三色”的奇观,被网友们形象地比喻为“秋日的调色盘”,迅速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走红。许多摄影爱好者和网红博主纷纷推出“越城栾树打卡攻略”,标注出胜利西路、塔山文化广场、平陶公路等最佳观赏点。
“选择在下午4点后拍摄,光线最温柔。穿一件白色的连衣裙,站在树下,随便一拍都很出片。”摄影爱好者“追光者小陈”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分享道。
这场自发的栾树“打卡热”,在旅游专家看来,是大众旅游观念转变的一个缩影,是人们对“扎堆式”旅游的厌倦和对“慢生活”的向往。
“大家开始重新审视‘附近’的风景,追求更深度、更松弛、更具文化内涵的旅行体验。”越城资深旅游博主章先生说,“越城的栾树热,正是‘慢旅游’理念与高品质城市绿化建设一次完美的碰撞。它说明,一座有魅力的城市,不仅需要宏大的地标,更需要这些浸润在日常生活中的、可感知的、随季节变化的美。”
这股热潮也让城市管理者看到了新的方向。越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在规划城市绿化和文旅产品时,将更注重季节变化与市民互动体验的结合,将这种无意识的审美行为,转化为可持续的城市微旅游品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今日越城)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吴可蒙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