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了20多家!江西热锅快炒攻占“绍兴人”的餐桌

2025-09-08 08:21

来源:

绍兴天地的赣吉、解放南路嘉银广场的赣三碗、府河沿岸的赣饱饱……近段时间,在商业综合体、写字楼或沿街繁华地段,冒出不少“赣”字头餐饮店,清一色主打江西小炒。江西小炒以辛辣、重口味而闻名,与绍兴菜的清淡鲜美截然不同。红遍全网的江西小炒打着“热锅快炒”一夜之间吹到古城。

就餐时段,店内坐满了顾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多家江西小炒

一时间开遍古城

“服务员,来份江西炒粉。”昨天中午,叶先生走进解放南路嘉银广场赣三碗,还没落座便直接点单。叶先生是江西人,在绍兴工作30多年,仍然爱吃家乡的菜肴。“这些年,绍兴川菜、粤菜等菜系的饭店越来越多,而以江西小炒著称的赣菜最近才流行起来。江西小炒价格实惠,比如这家店一盘江西炒粉只要22元。”叶先生说。

记者在该店门口看到,玻璃外墙上贴着“鲜辣现炒,平价火爆”“人均消费30+”等字样。翻开店内的菜谱,辣椒炒肉、黄豆鸡爪、香辣鸡头等为代表的江西小炒映入眼帘。“好吃不贵,这是我们的经营理念。”该店创办人王一明说。

王一明是江西人,在杭州、绍兴等地从事纺织业多年。最近看到江西小炒风头正劲,而且自己对绍兴的环境比较熟悉,于是今年6月份在鲁迅故里附近的嘉银广场开出了赣三碗。店面并不小,有300多平方米,员工近20人。让他庆幸的是,开张后生意很不错,有时周末单日进店顾客近千人。今年8月,他又在世茂商圈开了一家连锁店。

“最近主打江西小炒的餐饮店的确不少,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像我这样的社区商圈模式,店面位于沿街繁华地段、写字楼或住宅小区门口;还有一种是商业综合体模式。”王一明说,社区模式的店,有位于府河沿街的赣饱饱、劳动路上的田耕季等,它们依托周边人气吸引顾客消费。

在商业综合体内,主打江西小炒的餐饮店同样多了起来。9月3日,位于国金大悦城内的蓝边碗开业,吸引不少市民打卡。“蓝边碗是江西小炒的知名品牌,口味正宗,价格实惠。我去年到南昌旅游时吃过一次,没想到现在绍兴也有了。”消费者章先生说。

该店创办人竺先生说,他是绍兴人,从事餐饮投资十余年。目前江西小炒是餐饮新风口,他拿到了蓝边碗绍兴代理权,大悦城门店是绍兴地区首店,接下来他会在其他商业综合体继续拓店,“综合体人气旺,餐饮集聚效应强。”

此外,绍兴天地的赣吉、绍兴银泰百货的小江溪等,都是江西小炒的知名品牌。记者发现,街头挂着江西小炒招牌的餐饮店不少。据不完全统计,老城区有江西小炒餐饮店20多家,夫妻店很少,以投资客居多。单体投资一家店,包括房租、装修等,大概要近百万元。

开发创新菜

让江西小炒更接地气

“我并没有做过厨师,也不会烧赣菜,江西小炒是当下的网红菜,是我投资的新赛道。”采访时,多家江西小炒餐饮店老板透露。那么,为什么要落户古城?王一明说,绍兴经济活跃,特别是越城区,这些年特别重视文商旅发展,游客和外来人口纷至沓来,名声在外的江西小炒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在人气旺盛的区域有广阔的消费前景。虽然绍兴菜比较清淡,但现在的年轻人口味在不断变化,已习惯川菜、湘菜的辣味,对江西小炒的鲜辣也能适应。

那么,与绍兴菜口味截然不同的江西小炒,会不会水土不服?采访时,店方出现两种不同态度。一些店家对前景很乐观:“目前生意不错,我们将开连锁店,形成规模效应,节省成本。”“我们店里的厨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从江西本部派来的,只要保持口味正宗,应该大有可为。”但也有店家表示:“口味太油腻,生意并不理想,我们在不断改进。”

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罗昌瀚博士说,江西小炒凭借现炒现卖、价格实惠等优势,最初从务工人口较多的义乌走红,如今已风靡江浙沪一带。绍兴作为长三角城市之一,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仅越城区就有流动人口46万余人,潜在消费群体庞大。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健康理念的提升,相比预制菜,现炒菜肴越来越受欢迎。因此,从经济活力、人口结构和消费性价比等方面来看,江西小炒在古城应有一席之地。当然,扎堆出现,竞争激烈,也存在着经营风险。

绍兴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秘书长骆来信说,这两年,江西小炒已成为国内美食新宠,受到不同群体消费者的青睐。江西各地政府抓住热点,重视品牌营销和建设,积极推动江西小炒走向各地餐饮市场,从而吸引了不少投资客的兴趣。江西小炒餐饮店纷纷入驻绍兴,丰富了本地市民的餐桌,让大家品尝到不同风味的美食。但要长久发展,还得和绍兴人的口味融合起来,开发更适合本土居民的创新菜,让江西小炒更接地气。

作者:越牛新闻首席记者 王晓宏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