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神渊写时雨——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作品展”开展仪式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集中呈现沈定庵先生最具代表性的100件书法作品与文献,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神渊写时雨——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作品展”则展出沈定庵先生珍藏的42件徐生翁书画精品,这也是近年来徐生翁作品少有的成规模展示,将持续至9月14日。
此次双展启幕,是对沈定庵、徐生翁两位绍兴籍著名书法家的深情回望,让书法爱好者得以近距离感受两位大师的艺术共鸣。
书坛泰斗:百年艺术的集中回望
“先父的一生是书法的一生,他‘以书为业,以书为荣,以书为傲’,2021年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是对其书法一生的充分认可。”沈定庵之子沈大晔在致辞中说道。
袁云/摄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袅娜。沈定庵的书法上承汉碑之雄浑博大,兼取清隶之朴茂遒美,个性风格突出。
本次展览通过系统梳理和集中展示先生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全面回顾了他在书法创作、艺术传承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为后人研究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袁云/摄
“沈老是中国书法界写隶书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很珍贵的一点是不追时风,专注于对汉隶、清隶的研究,又从中化出了自己的风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宋汉光观展后感慨道:“沈老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书法人学习,也激励着我们要在传承中创新,不断推动书法艺术向前发展。”
双展同辉:师徒相承的艺术密码
5号展厅的“神渊写时雨——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作品展”特别呈现了沈定庵先生珍藏的42件徐生翁书画精品,包括楹联、画作及手札等,其中多件文献为首次公开展出。
这些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遗存,不仅见证了两位大师之间的师承情谊,更彰显了绍兴文艺界“薪火相传、文脉永续”的优良传统。
袁云/摄
沈定庵先生6岁启蒙习字即受徐生翁先生嘉勉,在他心中埋下了艺术火种,30岁正式拜师,成为徐生翁唯一入室弟子。不过,沈定庵先生与其师在笔墨、书体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徐生翁先生的字结体奇崛,沈定庵先生的字端正古拙。正如沙孟海所言:“上海有个王遽常,写的字不像他老师沈寐叟;会稽沈定庵师从徐生翁,作品亦难见到生翁的痕迹。”
“我行我素,师古不泥古,敢于创新,正如他的性格一样,在艺术上同样是嵚崎耿介;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广博的学识与多方面的素养。”这是沈定庵先生对老师徐生翁书法成就的归纳,也是他对自己在书法艺术追求中的总结。
沈定庵先生认为,创新是书法家的生命,必须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师从古人,更多的是要学习他们对艺术锲而不舍的探索,而非一笔一划的点拨。”
我所思兮在绍兴
2021年,在第三十七届兰亭书法节开笔仪式上,95岁高龄的沈定庵先生曾写下“我所思兮”四字,字字笔酣墨饱,气象万千。
为什么要写下这四个字?沈定庵先生说:“书法艺术是我毕生的追求,生命不息,书法不止,我会一直写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所思兮在绍兴”,则是他要表达的第二层意思。
沈定庵先生十分热爱家乡绍兴,他常说:“我们绍兴人杰地灵,书画家在全国占有很大的比例、很重的分量,许多书画前辈默默耕耘一生,守望精神家园,要让更多后人知晓并传承。”
沈定庵先生在兰亭雅集上写字。资料图
作为绍兴书法代表性人物,沈定庵先生的墨迹已融入古城文脉。
越王台下的“古越龙山”四字古朴雄健,府山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庄严肃穆。从名山古刹,到乡镇学校,沈定庵先生的书法与绍兴深厚文脉相得益彰。
从汉隶风骨到越地新篇,沈定庵先生用一生诠释了艺术的生命力,它藏在师徒相授的默契里,落在对传统的敬畏中,更融于对家乡的赤诚间。而今,这份精神将激励着更多人以笔墨为舟,在文化传承的长河中破浪前行,让绍兴书画艺术的光芒跨越百年,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金哲楠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