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干部群众热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勇于创新

2025-08-04 08:23

来源:

创出共富示范新路径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热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下)

牢记嘱托,锚定目标,聚力前行。

8月1日召开的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绍兴市委关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决定》,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行系统部署,充分彰显绍兴坚定不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高度自觉,持续深化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定信念,也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连日来,我市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将自己摆进去,结合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谈看法、谋思路、话行动,大家纷纷表示,将对照全会提出的任务书、路线图,结合实际,抓紧落实,尤其要做深做透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努力以创新引领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让创新成为共富示范市建设的鲜明标识。

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支撑引领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全省首个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性改革试点,早在去年4月,我市就印发《加快“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打破三者之间的壁垒,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全会报告中以较大篇幅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部署,让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更加明晰。”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翱翔说,今年以来,我市纵深推进“315”科创体系建设,在科技体制改革、科创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培育、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各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多项主要科技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下半年,我们将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根主轴,更高层次构建创新矩阵、更大力度建设创新平台、更高水平打造创新集群、更实举措营造创新生态,全力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努力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多的绍兴贡献。”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连续8年开行招才引智专列、持续完善“绍兴人才码”和“越快兑”政策兑现平台、连续多年发放“人才消费券”……在人才工作中,绍兴探索出一系列好的打法和举措。“全会《决定》把这些好的打法和举措进行集成和提升,形成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路径。”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说,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将继续坚持“人才强校、学科龙头、校地共生、文化润校”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开放协同创新等“六大工程”,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文化传承创新“主阵地”。

将创新之“能”化为转型之“势”,需要加快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破解“新的成长烦恼”,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我们将重点推进‘4151’先进制造强市计划再深化,以启动新一轮浙江制造‘天工鼎’夺鼎行动为载体,强力推进工业稳增长,确保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市经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俞灵燕说,具体工作中要全力做好产业集群培育、项目引领等工作,尤其要用好人工智能这个核心变量,重点在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上率先突破,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全会报告提到,要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浙江迪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娜说。作为一家工业设计类软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迪捷软件近年来专注自主研发,多款产品填补了国内嵌入式虚拟仿真领域的技术空白。

“企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绍兴当地的大力支持。”田娜表示,绍兴拥有丰富的科创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人才的扶持力度非常给力,让企业干事创业充满热情,目前企业正在加强与绍兴本地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深入合作,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希望能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难题。

向新技术要生产力,需要推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全会明确,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通发展。“这些都与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作不谋而合。”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戚栋明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中心坚持问需于企,积极对接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探索人才柔性互聘模式,让科研攻关与企业需求在创新中心实现无缝对接,联合企业累计攻关课题110余项。“下阶段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精准发力破解关键问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造现代纺织技术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示范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戚栋明说。

重任在肩,实干为先。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新程将启的关键时刻,全市上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努力以创新引领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展现绍兴担当!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林佳萍 张诗纯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