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二病区接诊了一起特殊病例:一名孕妇因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出现持续性头晕、恶心症状,险些在家中晕厥。该院产科二病区主任陈金红诊断,该症状与厨房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刺激密切相关。
“厨房油烟并非普通气味,其中含有苯并芘、甲醛、多环芳烃等致癌物,以及丙烯醛等刺激性气体。”陈金红介绍,例如,苯并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吸入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增加胎儿畸形或基因突变的风险;而丙烯醛会刺激呼吸道,孕妇吸入后可能出现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呼吸道炎症。
“炒菜时油温超过200℃会产生大量油烟,此时厨房环境温度升高,孕妇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可能导致身体散热不畅,引发头晕、胸闷等不适,甚至增加中暑风险。”陈金红表示,高温环境可能间接影响子宫内的血氧供应,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潜在不良影响。
此外,孕期女性本身因激素变化易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而油烟的油腻气味和刺激性成分会进一步刺激胃肠道,加重孕吐症状,影响营养摄入和身体状态。
为此,她建议,孕妇下厨时应采取三级防护措施:首先是环境改造,使用功率足够的抽油烟机,炒菜时提前打开、炒完后延迟关闭,同时开窗通风,形成空气对流。其次,调整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凉拌等低油烟做法,减少油炸、爆炒;选择烟点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避免油温过高。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潘秀玮 通讯员 冯俊杰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