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绍兴的天气主打一个“热”。根据绍兴市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预报:近三天我市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部40℃。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极易引发中暑,甚至热射病,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今天,越牛新闻记者从绍兴市人民医院获悉,今年夏天以来,该院镜湖院区和昌安院区急诊科已接诊多例中暑病例,其中,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24岁。
“这位患者入院前晕厥了2小时,考虑是中暑。”昨天13点左右,一辆120救护车载着36岁的陈女士(化名)急速驶入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入院前,陈女士在工厂上班,环境比较闷热,她突然感觉胸闷头晕,随后晕厥,失去意识,被同事发现后呼叫120至医院救治。入院时,陈女士体温38.8℃,胸闷不适,伴头晕,感恶心。接诊医生随即给予一系列治疗。经检查和评估,患者被诊断为中暑。
也是在昨天12点左右,另一位41岁的男性患者在户外高温作业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抽动等症状,被送至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
“按往年的情况来看,中暑接诊量最多的就是7月上旬,有时一天能有10多例。”该院急诊科副护士长陈建峰告诉记者,“夏季在户外长时间暴晒或体力劳动后,一旦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要立即就医。”他提醒道。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这几种类型,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常常难以区分。其中以热射病病情最为严重。一般来说,轻症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出汗、口渴、四肢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重症的患者可以出现神志不清、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临床上有部分重症患者因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医生再次提醒广大市民,炎炎夏日,户外工作者、老年人、儿童、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值得注意的是,中暑并非仅在户外高温环境下发生,近年来室内中暑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因此,无论在户外还是室内,都应保持警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施妍静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