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新模式:用“文旅思维”解锁商业

2025-02-15 15:24

来源:

开年以来,“提振消费”成为备受关切的热词。绍兴越城区“新春第一会”也提出“要加强优质消费供给”。观察春节期间N种解锁“买买买”的打开方式,我们发现,以文旅思维赋能商业符合当下消费习惯。

消费供给的要求高了

一直以来,绍兴的夜经济不够活跃是颇为遭人诟病的一个点。但去年,随着绍兴天地、龙湖天街、山姆超市等新潮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绍兴的夜晚出现了明显变化。“晚上到绍兴天地逛的人很多,我都是走路去,没地方停车。”家住北海街道鹅亭境园东区的叶女士说,城西一片其实不缺综合体,缺的是有特色的综合体,“商场变着花样搞活动,人气旺,掏钱的自然会多。”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绍兴天地客流量实现65万人次,日均约8万人次。

以活动赋能,激发“街区”活力的仓桥直街也总是人潮汹涌。春节期间,在仓桥直街,除了美食相关活动,还精心准备了含地方戏曲、怀旧流行歌曲、民俗舞龙舞狮等的文化盛宴,让游客留存一份独特的“府横记忆”。“仓桥直街我其实很熟了,但还是会经常去,说白了就是图个‘好玩’。”家住稽山街道永丰新村小区的蔡女士告诉记者,每次路过卖毛线鞋的摊位,她都会停下来,“摊主边卖鞋边打毛线,我想要什么样的,她都能织出来。如果光是摆鞋卖,我应该不太会去留意。”“孔乙己酒家”生意火爆,高峰时期排队差不多要3个小时。“游客进店,除了品尝地道绍兴美食,还能看越剧表演、赏名家字画。”该餐馆负责人张磊是一名90后,“这些创意消费者还是挺买账的,回头客不少,说明食客的消费观念在变。”

在书圣故里景区,“肯花心思”的商家同样受欢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的民宿“三已小院”总能迎来许多簪花姑娘、汉服青年。“我们这里周围集聚了三四十家汉服、簪花店,店主会帮着挑选、装扮,互动性比较强。”民宿老板申女士分析。

“这些年来,消费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商业形态受到冷落,但并不是消费需求没有了,而是消费习惯改变了。”越城区委有关人士说,现在老百姓消费更趋于理性和注重参与性,传统的商品买卖已不能满足需求,“这对商家的消费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用文旅思维来解锁商业

开业至今已有好几个月,绍兴天地、山姆超市等的销售额依然坚挺。“在绍兴天地,总有种逛景区的感觉。”市民何女士说,盒子式的商业街区,配上各式艺术搭建和品类繁多的首店、大师店,给人不一样的体验。“由871老厂房改造的开放式街区就像商业公园,人在这里参与度极高,对我而言就是一种‘颠覆’。”她举了一家书店的例子,与传统书店不同,该书店将图书、咖啡和文创进行排列组合,分层次兼顾消费者不同喜好,让人收获轻松、良好的逛店体验。

“就像项目介绍的那样,我们强调‘反商业化’,更注重打造特色品牌和活动。”绍兴天地有关商业负责人说,从其他城市实践经验看,首店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我们引进100多个品牌,超过70%为首店。”此外,一些“非常规”的文创娱乐业态也受消费者喜爱,比如可办小型演唱会的“響Livehouse”,很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春节期间,我们也在跟踪关注绍兴天地的情况,确实火爆。”北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俞科军分析认为,绍兴天地之所以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当下的消费习惯、消费趋势有深刻理解、精准把握,提供的服务、产品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大到商业综合体,小到小摊小店,其实只要把准了消费新形势,都大有可为。春节期间,记者到城市广场赶集,看到很多游客参与到搡年糕、扯白糖、滚年画等传统年俗活动中。“以前只是单纯卖产品,而现在买块年糕还能搡几下,年轻人都觉得新奇,所以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摊主说。

“说白了,就是用文旅思维来提振消费。”相关专业人士说,面对人们愈加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这种做法会越来越普遍,并将生发无限惊喜,“消费者怀着好奇来,带着对品牌的信赖走,互动中被赋予了‘情绪价值’。”他同时建议,商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需求为本,让消费更有“氛围感”;二是服务为先,让消费更有“体验感”;三是惠民为要,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乙炳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