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诺言的有效期是多久?他的答案是:一辈子。
从立下誓言的那一刻到如今,过去了40年。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会在清明节这一天为牺牲战友扫墓敬香;不论山高路远,他都会看望、帮助牺牲战友的父母亲人;不论世事如何,他都坚定自己公益慈善的理想信念。
他就是2023年第二季度“绍兴好人”(诚实守信类)朱起昌。
节日里的看望,他从未忘记
“祝老妈妈身体健康。”今年,朱起昌又一次带着花和礼物,来到王永忠烈士的母亲潘小芬家中看望她。
“他(朱起昌)每年都会来,我很感谢他。”潘小芬感动地说,“我儿有你如此情深义重的战友,不悔此生献身报国。”
王永忠烈士是朱起昌的战友。1984年7月,19岁的朱起昌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炮火隆隆的前线战场上,面对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朱起昌和战友们许下了生死约定:如果谁在战斗中牺牲,活着的人就在父母跟前代磕头。
“我们班的副班长,在战役中大腿被炮弹击中了。我与他只有五至六米的路。因为炮弹打得很厉害。我与其他战友慢慢爬到他的身边,给他包扎。但是由于流血过多,他最后英勇牺牲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朱起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1985年7月,朱起昌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归来,除了护送12位在战斗中牺牲的绍兴新昌籍烈士骨灰盒和遗物回家,他还立下了要为战友尽孝、为社会尽责的决心。
战场上的诺言,他要守护一生
每年的清明节,朱起昌都会前往烈士陵园,为战友们拂去墓前的尘土,再酙满一杯酒,细细诉说这些年祖国、家乡的变化发展。
“我和战友们会照顾好你们家里,请你们放心。”临行前,他郑重地在战友们墓前鞠躬。
40年来,朱起昌一直在践行他在战场上许下的诺言。
战友重病,他组织全款、赶去探望慰问,并尽其所能提供帮助;一位烈士的母亲去世,他帮助处理后事,送其最后一程;他还加入了关爱老人协会、志愿者协会,一直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
帮助更多人,让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后来,朱起昌们在老山、者阴山地区防御作战中形成的精神,被称为“老山精神”。
而当年的“老山精神”不仅融入了朱起昌的骨血,也影响了他身边的人。
“我之所以选择警察这个职业,很大原因是因为爸爸。”朱起昌的儿子告诉记者,从小他就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作为一名参战老兵的后代,他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
“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值一提。”面对外界的赞扬,朱起昌却显得很低调。
他用一颗赤热之心,40年如一日,守护着当年立下的承诺。“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承诺,脚踏实地做好工作,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朱起昌说。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金哲楠 周琦炜 严心愉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