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虽然寒风刺骨,阴雨绵绵,诸暨市东白湖镇上泉村的农特产品交易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火热场景,两层楼高的钢棚框架已搭建完成,头戴安全帽的35名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正在浇筑混凝土屋顶。“主体结构今年6月就能完成,到10月香榧上市时,新市场就能用了。”上泉村党总支书记应旭明喜滋滋地说,新市场建好后,老百姓卖山货就方便了。
项目所在地原先是一个果蔬市场,建于1995年,结构简易,经过岁月的侵蚀,渐渐破败,后来渐渐荒废。去年,在东白湖镇和诸暨市农业农村局、诸暨市民政局的推动下,这处“沉睡”多年的闲置资源被唤醒,由上泉村、斯宅村、陈蔡社区、殿南村4个村社联合建设农特产品交易服务中心,打造东白湖镇品牌保护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电商直播服务中心、物流快递中心、推广拓展中心。
“这4个村主要出产茶叶、香榧等农产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东白湖的高端茶叶最高能卖到2600元/公斤,而中间价位1000~2000元/公斤的茶叶却卖得不多,成交的大多在400元左右一公斤。”东白湖镇常务副镇长朱佳雨告诉记者,把市场建起来,把服务跟上去,有助于打响东白湖茶叶品牌,推动茶叶、香榧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对此,应旭明充满期待。“村里家家有茶园,户户会制茶。我们打算成立茶叶生产合作社,规范种茶、制茶,提升茶叶品质,为村民拓展增收空间。”应旭明透露,4个村按投资比例分成,新市场建好后,通过出租摊位,每年可为各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5万元。
在上泉村,记者看到了新市场的规划设计图和效果图。新市场面积超2000平方米,分山货新零售中心和果蔬交易中心两个区域,外墙是江南古建风格,白墙黛瓦。“这与东白湖‘浙派’风格集镇的定位相一致。建成后,将为当地增添新地标。”朱佳雨介绍,新市场周边环境也将整体改造,届时,新市场与蔡元培纪念馆、东白山、东白湖、千柱屋等周边景点连成一线,农特产品销售与乡村旅游、民宿经济融为一体,将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东白湖镇山水、历史人文、农业、建筑等资源丰富。“通过丰富产业类型,整合产业资源,推进共同富裕。”东白湖镇党委书记何军表示,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不断改善旅游区交通条件,做好镇域旅游文章,推动镇域经济全面发展。
作者:记者 何丹 通讯员 刁卓璐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