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邵小红,记者就被她亲切的态度、温和的气质所吸引。今年42岁的她,是新昌县卫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是新昌县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工作上,她勤恳敬业;工作之余,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9年多来,与协会成员一起,开展心理健康服务500多场。
2021年12月,邵小红被评为“绍兴好人”。
热线送暖
“邵会长,我快急疯了!”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心理援助热线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女声。电话是市民李女士打来的,因疫情防控,她和丈夫被分别隔离。之后有一天,夫妻俩在通话时,丈夫王先生突然感觉左耳听不到声音了。李女士很着急,但由于见不到丈夫,只能从他的描述中了解情况,自己在网络上查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网上说,他这种情况必须马上治疗,不然得聋一辈子。”李女士跟邵小红说,自己担心得好几天睡不着,整个人精神状态很糟糕。
“别急,我帮你联系一下。”邵小红当即联系集中隔离点,和李女士的丈夫王先生通了电话。“我自己觉得还好,可能是暂时性耳聋,就是我妻子特别担心我。”王先生说,受妻子影响,他也焦虑起来,不知该怎么办。
挂掉电话,邵小红动起了脑筋。王先生去不了医院,可以视频问诊。于是,邵小红马上与隔离点负责人商议,安排医生给王先生诊治。检查结果出来了,王先生是由于劳累导致的暂时性耳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打听到王先生所需的药物可以在药店买到,邵小红又帮忙买药给王先生送去。等到一切安定,邵小红将情况告诉李女士,叫她不要担心。
开设心理援助热线是邵小红想出的暖心之举。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少市民出现了恐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新昌县心理卫生协会会长的邵小红坐不住了,在团县委的指导下,拉起一支由18名协会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
最初,大家通过微信群开展服务,市民可以在群里自由表达,倾诉负面情绪。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心理咨询师们通过倾听、陪伴、放松、鼓励、赋能等,为来询者提供支持和帮助。2020年2月,为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新昌县卫健局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邵小红第一时间配合,协助开通了24小时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并带头参与值班。
“大家遇到的事,其实很多都不是大事。我们的任务就是表示理解,传达关爱。”邵小红说,大部分群众经过倾诉排解,都能够平复心情。但偶尔有一些老人,由于身体情况或长期居家隔离产生较强的负面情绪。这时候,邵小红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想办法解决。有一位老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心情郁闷。邵小红得知后,想办法帮老人申请了一台收音机,让他能了解外界的情况。
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以来,人气很高。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累计为2500多名新昌市民提供了服务。
平常,邵小红会制作排班表,每天安排人员接听热线,线上回复信息。去年年底,疫情袭击上虞,邵小红开启线下坐班模式,随时为群众提供服务。“虽然没能去抗疫一线,但能给大家带去一份温暖,我也觉得很开心。”邵小红说。
九年公益
邵小红接触心理健康咨询,纯属偶然。1999年,她进入新昌县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一名护士。2012年,有关部门组织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已升为护士长的邵小红有些心动。“我本身就对心理学领域很感兴趣,掌握心理知识还能帮助到身边更多的人。”略微考虑了一下,邵小红就报了名,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当时,新昌心理咨询师数量还非常少。2012年8月,时任新昌县心理卫生协会会长的王亚莉联系上了邵小红,邀她一起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王亚莉的鼓励下,邵小红加入了协会,并任协会秘书长。
由于协会刚成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等都未建立起来,热心肠的邵小红联合其他几位协会成员,自己动手设计LOGO、制定章程、创建公众号、招募会员。当时,邵小红在医院任护士长,工作非常忙,这些事情都是挤出空余时间来做。
之后,新昌县心理卫生协会联合乡镇(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协会工作逐渐走上正轨。2015年3月,新昌县心理卫生协会和团县委合作,在新昌县育蕾小学成立了“阳光小屋”,以“七彩课堂”为主题,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去心理、科学、急救、自护等实用课程。
善于观察的邵小红发现,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比较强烈。于是,她发动协会成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开展调研,了解群众需求,精心策划活动。2012年以来,协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单身男女青年、初高中学生、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开设了20多个心理健康服务项目。
在新昌县七星中学,有一个“焦点小屋”,于2015年设立,邵小红是其骨干成员。每周五晚,这里就十分热闹。“我们隔周开设家长课堂,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增进亲子关系的平台。”邵小红说,不讲课的时候,来自嵊新地区的心理学爱好者也会来到这里,与协会内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心得,共同进步。“焦点小屋”每年开展大小40多场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至今已有6000多人。每年年末,“焦点小屋”还会编撰《小屋晒福记》,将一年来的精彩瞬间汇集成册,分享给大家。
9年多来,协会开展各类公益讲座近百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500多场,帮扶留守儿童、失独家庭、癌症患者等5000多人。协会成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2019年,新昌县心理卫生协会成功通过5A级社会组织评估。
初心不变
回顾自己走过的这些年,邵小红感触良多。邵小红说,协会工作虽然只是自己的“兼职”,但她结识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都怀着一份对心理学的热爱,以“助人自助,幸福成长”为行动指南,一起策划、实施、总结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家文化,是我们协会注重培育的风尚。”邵小红说,协会里有不少成员,都是受到了这种大家庭氛围的感染,随后加入这个团队的,协会骨干成员吕雨锋就是其中一位。他本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2015年,协会跟吕雨锋的公司联合开展青年婚恋指导公益活动。“我是活动的策划人之一,在和邵会长他们接触后,他们的热心和传递温暖的举动打动了我。”吕雨锋说。
吕雨锋加入协会后,很快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每次公益活动,他都踊跃参加,还把自己关于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分享给新入会的成员。
尽管协会工作繁忙,但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邵小红也一点没放下,“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既然决定做了,就要把它做好”。曾经有不少人问邵小红,这些年做公益,到底图什么?这时,邵小红都会说,“看到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解开了心结,露出了笑脸,我就特别开心。”
作者:记者 张诗纯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