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螺蛳村”打造“螺蛳宴”

2022-01-01 08:3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在越城区孙端街道村头村东岸自然村,立着一个4米多高的竹编“螺蛳壳”。沿着“螺蛳壳”入内,映入眼帘的是刷白的墙面,充满年代感的木门、木梁和灯笼。“这是我们‘螺蛳村’打造的‘螺蛳宴’。”村头村党支部书记顾水根一脸骄傲地说,村里的“耙螺蛳”(用特制工具捞螺蛳)是越城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镇里和村两委正在筹划相关运营活动,届时这里将规划成“耙螺蛳”技艺展陈馆,还计划引入农家乐,打响螺蛳美食招牌,以舌尖美味激活非遗文化。

村头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三水绕村,水域面积达296亩。早年间,很多村民都靠耙螺蛳养家糊口。顾水根17岁时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耙螺蛳。虽然年轻一代现在少有耙螺蛳的,但村头村依旧成了附近螺蛳交易中转站,每天都有近20吨螺蛳从这里发往杭州、宁波、台州等地。

2012年初,顾水根在主导编纂《村头村志》时,从文史专家处打听到了村头村螺蛳史的相关故事,内心顿时激起一阵波澜。据说,南宋时,皇室后裔相继逃难到绍兴,其中一支定居在了村头村。穷困潦倒的皇室后裔经常饿肚子,后来发现河里到处是螺蛳,赵家男女便都去摸螺蛳自劳自食,剩余的则用于换钱或交换食物。螺蛳和螺蛳村的美名就这么逐渐在周边传开。

“这么好的文化底蕴,不能浪费!”这些年,顾水根带领村两委一直在尝试通过螺蛳文化助力乡村发展。比如组织研学游,但效果一般。尤其是近年来,隔壁的小库村建起了树童部落,安桥头村做起了鲁迅文章,游客纷至沓来,顾水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多次前往邻村考察,还前往小有名气的鉴湖街道坡塘村“取经”,在孙端街道支持下,去年5月份,“螺蛳村”做起了“螺蛳宴”。

这个“螺蛳宴”要怎么打造?村两委、村民和党员经过反复讨论后,顾水根心里对“螺蛳宴”大概有了底:螺蛳文化具有绍兴江南水乡古韵特色,宴会场所可由村内闲置农房改建。有了大致方向后,“螺蛳宴”场地的选址,村里也颇费了一番脑筋:既要交通方便又要场地开阔,最好临河而建又自带古韵。在全村摸排后,顾水根锁定了位于村东的一处2层3间的木质老楼房。

这处楼房年代久远,产权涉及8户村民,且好几户早已不住村里。为此,村两委组成了工作专班。原本以为工作开展有难度,但没想到村民们一听后十分支持。为了做好“螺蛳宴”的配套设施,周边另外8户村民的房子也拆改成了停车场。

作者:记者 诸丹萍 通讯员 姚 波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