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盐酱醋、奶粉米面……每天下午,上虞区曹娥街道鸿雁社区秀水苑小区门口的路边,都会摆放着由志愿者“代购团”购买的急需物资。小区业委会主任陈佰明之后会带着志愿者,对照“求助清单”将物品挨家挨户送上门。
疫情发生后,鸿雁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坚盛按要求被集中隔离。正当他担心社区如何进行精准防控和管理时,“鸿雁战队”出现了。“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社区所有小区业委会主任、上千名志愿者,都在这支‘战队’中。我们以‘大方格小方块’的组合,对每个辖区进行精准防控。”正在社区统计新一轮核酸采样情况的曹娥街道党工委委员徐杭惠说。
所谓的“大方格小方块”,就是以小区为单位的“分块”管理。如秀水苑小区,陈佰明将84位志愿者分成3组,小区内部业主做一般志愿工作,有通行证的业主负责采购,配合核酸检测的志愿者则负责信息对接和证明核对。
这两天,“战队”又“扩编”了。除了社区里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外,社区还将一些医护人员编入“战队”。原来,疫情发生后,社区里如有人需要紧急就医,就要先让社区开出通行证,临时核实情况难免耽误时间。于是社区决定在盖章前“预检”。每天一早,每个小区由志愿者陪同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采样,如果志愿者可以提前收集外出就医申请,医护人员在采样结束后,顺便判断申请者是否达到需紧急外出就医程度,以便更科学精准、人性化地开展防控工作。
在“战队”的紧密配合下,社区近万人的全员核酸采样用时,已从前几天的每天七八个小时,缩短至只需3个小时。随着兄弟乡镇的支援,其他地方志愿者的进驻,“鸿雁战队”正越来越强大。“我身子骨好,申请户外值守”“我是退伍军人,申请‘重返战场’”“我不是上虞本地人,父母都在老家,我想当志愿者……”徐杭惠的手机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越来越多的人想成为“鸿雁战士”。
作者:记者 周梦琪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