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西横河一百三十小时

——记者实地探访隔离小区

2021-12-13 08:2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傍晚5点,江扬路6号,静谧的西横河小区6幢楼下开始响起锅铲的翻炒声,每幢楼下面都守着一位“大白”天使,走在小区内部道路上,时而能闻到一阵阵淡淡的红烧肉和葱煎红烧鱼的香味,飘出的阵阵烟火气让人心境平和。距离12月7日一早西横河小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130个小时后,记者走进隔离小区实地探访,发现这里“隔离”不“隔爱”,由社区干部和小区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队伍24小时值班,为居民提供及时的帮助。

昨天,上虞区百官街道西横河小区门口,工作人员对走出小区的医务人员进行严格消毒。记者 梁永锋 摄

“让让,让让……”刚走进小区,主干道上来往“奔跑”的几辆超市小推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车里有水果、药品及面粉等物品,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路上穿梭,手里揣着一张纸互相核对:17幢的水果、14幢的降压药、2幢的面粉……每到一户楼下,他们交给守在楼梯口的志愿者依次“配送”,等一车清空后再回到小区门口配送下一车。自小区隔离以来,志愿者们成立起一个临时“跑腿团”,挨家配送“订单”。

在小区8幢楼上,住着几位特殊的“滞留人员”,他们是7日早上来小区做泥瓦工的,没想到被留在了小区。“一日三餐都不落下,给我们安排了睡觉的房间,还有被子什么的,挺到位的。”来自越城区孙端街道的马国荣是一位隔离在8幢的建筑工人,这两天他因为上火牙疼,“楼道长”姜月萍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为他送去了止痛片。

56岁的姜月萍自7日一早就守候在自己所住的楼下,每天早上7点至晚上7点半,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不离开这幢楼,守着楼上的23户居民。采访时,姜月萍说,目前整个西横河小区共有89个楼道长,就在这两天,社区在原来的“楼道长网格”基础上,为每一幢楼配上了“副楼道长”,楼道长负责疫情防控主要工作,副楼道长则协调日常生活物资配送及其他工作。

正是靠这些热心居民一夜之间组建起来的志愿者队伍,西横河小区完成了诸多紧急任务。12日凌晨,小区通知所有居民做核酸检测,需要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通知。“5分钟,小区48名志愿者团队成立。10分钟,我们建立起来的志愿者团队达161人。”上虞区百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怡伶难掩激动,一个近5000人的小区,有不少老年人,但说到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大家都是积极响应,一家说参与,隔壁邻居也立马响应,“不下楼的他们从凌晨开始用微信、电话帮我们联络熟人,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陈怡伶告诉记者,4个小时整个小区核酸检测全部结束。

西横河居民的生活牵动着不少人的心,还有人从柯桥主动申请前来小区当志愿者。28岁的缪凯燕就是其中一位,两年前她曾到上虞区道墟街道挂职,当看到有关上虞疫情的报道后,她特别想“回家”尽一份力。12月11日上午,得知可以报名到上虞来当志愿者后,她便递交了申请。就在当天,缪凯燕的父亲遭遇车祸断了5根肋骨,得知女儿想去上虞当志愿者时,父亲给了她有力的支持。“去吧,不要惦记我,我在家休息,你去更需要你的地方。”“逆行”路上,父亲给她发了一条信息,“上虞加油!上虞必胜!”

看到记者来采访,家住14幢102室的彭欢带着6岁的女儿宋靖瑜,隔着窗户向记者打招呼。彭欢是河南周口人,2009年来到上虞务工,后来在西横河小区购买了住房。12月7日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都要录制烹饪的视频,发给远在河南的家人,“我爸妈称赞说,我们这两天的食材是营养界的顶配。”“昨天吃的红烧鸭,今天是红烧鱼,晚上做肉末炒包菜粉丝。”彭欢说,这些热心市民和志愿者的守护,让她坚信自己在上虞安家是正确的选择。

作者:记者 周梦琪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