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虽然下着小雨,但诸暨市马剑溪两岸机声隆隆,2台挖掘机仍在紧张作业。“等最后两段工程修复好,村里就又可以集中精力招引项目了。”站在秦皇古道的拱桥上,马剑镇栗金村党总支书记徐洪太开心地说,“6·10”暴雨之后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栗金村山清水秀,秦皇古道历史悠久,马剑溪清泉潺潺,传统美食马剑馒头配乌肉美名在外。去年,栗金村乡贤徐善忠引进了高端乡村酒店开元芳草地,使安静的山村渐渐有了人气。村里一批休闲配套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洽谈中。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今年6、7两月,接连两场强降雨突袭诸暨西部,栗金村成为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短短6小时,马剑累计雨量超过170毫米。”村干部倪东生手机里至今还存着6月10日清晨拍的视频——水位瞬时暴涨,半个村子积水深达半人高,多处村道被冲毁。最揪心的是,当时水稻正值拔节孕穗期,长时间浸水后,不少粮田面临颗粒无收,灾后重建任务艰巨。
“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决不能气馁,把村民先安顿好,把损失降到最低。”6月10日凌晨,徐洪太卷起裤管,一边察看灾情,一边召集村干部。大伙分头行动,挨家挨户打电话,一一确认平安。年逾八旬的陈老太独自居住,村干部汪亚娟一开始怎么也拨不通她的电话。当时,救援队还未赶到村里,情急之下,她冲进大雨,直奔老人家。就在水位漫到大腿时,一直拨出的电话终于通了!“阿嬷,快到二楼去,救援队马上来,别怕!”她急切地提醒,老人这才如梦初醒,快速上楼,最终安然脱险。当夜,在村干部和救援队的努力下,上百名村民安全转移。
雨一停,村干部挨家挨户送物资、帮助消杀,组织抢修道路、水库,栗金村慢慢恢复了风雨前的模样,500余户农户无一户因受灾致困。看着家门口曾被暴雨冲刷到无法通行的道路修缮一新,陈老太又回想起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来开路的日子,她眼泛泪花,一个劲喃喃道:“多亏干部好!”
一场暴雨“冲”出了村干部的担当作为,也凝聚了人心。“接下去,村庄的规划建设将重新启动,打算兴建乡村图书馆、夜市文化街、旅游集散中心、植物园……”驻村指导员陈情锋欣喜地说。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建设,在规划中的植物园附近,由村民投建的秦苑民宿即将迎客,一批古色古香的农家菜馆纷纷开始装修。
为了以农文旅综合运营推动山村共同富裕,最近,2025创意园团队也加盟栗金村,助力该村品牌化规划。“不少项目地块已敲定,一批文旅特色项目将见证风雨之后的新栗金。”徐洪太信心满满地说。
作者:记者 翁佳美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