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简单!”打开App,一键收款,实时显示所有门市部都已交电费,冯春辉会心一笑,弹了下右手手指,那道灰色的疤痕依然若隐若现,在冯春辉边上的储物室一角,有几个梯子横躺在地上,叠起的高度刚好与桌子持平,上面堆起了一些杂物。过去9年里,冯春辉踩着它们拧了不下3万个灯泡。
冯春辉在中国轻纺城北市场北二区做了近10年管理员,过去,他每个月要花费半个月时间去管区的每家门市部登记核实电费,每次,都得像“电工”那样“上蹿下跳”拧灯泡,“不少门市部内的日光灯都被老板换成节能灯了,瓦数看不到,我们要人工把灯泡拧下来算电费。”冯春辉说着又笑了,今年春节后,自己在一次拧灯泡过程中被烫伤,手上就此留下了那道灰色的疤。
始建于1992年的北市场,是中国轻纺城最老的单体市场,也是占地面积最大、营业房最多的单体市场,总占地面积7.9万平方米,拥有营业房4600余间。因为建设年代久远,市场内电路盘根错节,系统梳理和改造历经了很长时间,从人工收费到数字收费,北市场的电费改革也折射出轻纺城数字市场的发展变革。
“过去每个季度,我们都要花很长时间上门登记电费,别说烫伤,还经常摔坏人家灯泡,不知道赔了多少个了。”市场里,像冯春辉这样的管理员,共有17名,每次收缴电费,都得出动10名管理人员带着梯子一家家去门市部拧灯泡、查瓦数、算电量。然而,让他们最头疼的还是摔坏灯泡和商户之间的矛盾纠纷。“现在好了,投诉没了,梯子们都彻底‘退休’了。”
去年,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酝酿数字化改革,北市场成为了智慧用电项目的试点。硬件设备投资93万元,共安装4500余只智能电表,集团公司下属网络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规划设计了用电情况查询、线上电费预缴、异常用电报警等功能。4月1日,该项目在北市场正式投用。
智能电表不仅解放了搬梯子的管理员,也让布商卸下了“电费包袱”。“有了‘智能交费’,在手机里预存电费后,系统就会自动扣除当月电费,免去了因欠费停电的尴尬,这让我们经常出差的人少了后顾之忧。”正在无锡出差的商户龚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北市场有两家门市部,平时请人看着门店,但是交电费、物业费还是得他回来亲自弄,“有时人一多还要排个把小时的队,现在我在外地用手机就都搞定了。”通过手机,龚先生还可以随时查询每天门市部的用电情况。
除了了解自己每天的用电量,还有啥其他用处呢?答案就在不断下降的电费里。“以前靠数灯泡算电费,总归是‘毛估估’。现在用多少电、交多少钱一清二楚,遏制了浪费现象。”北市场总经理阮海锋告诉记者,今年5至9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用电量下降了78万度,降幅达15.1%,在当前电力供应出现缺口,全国各地实行有序用电的背景下,如此大幅度的电力节约,格外有意义。据悉,今年年底前,智慧用电将在集团下属其余7个单体市场全部投用,届时可通过全面采集市场用电数据,了解市场开业情况、繁荣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隆市、开拓市场新业务等提供数据参考。
着眼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数字化改革已成轻纺城市场做大做强的核心驱动力。眼下,在柯桥轻纺城,几乎一半以上的商户手机里都有一款智能化小程序——轻纺城集团开发的一款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轻量级门店产品管理系统“金蚕宝宝”,包含样品发布、产品管理、花型保护、在线营销、库存管理等功能,助力经营户线上拓市,维护客户权益,拓展销售渠道,让商户不花钱也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作者:记者 周梦琪 陈松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