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孟柳霞:用心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从调解能手到金牌讲解员

2021-10-22 08:1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干练的马尾,甜美的笑容,说话幽默风趣,这是很多人对孟柳霞的第一印象。今年35岁的她,是诸暨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副科长。2008年大专毕业后,她在基层锻炼了5年,之后进入司法系统,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调解能手。

2015年以来,孟柳霞经常被抽调或借调到枫桥镇枫源村、枫桥经验陈列馆、诸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诸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等地做讲解员。她抓住每一次锻炼机会,义务讲解达500余次,被大家称为“金牌讲解员”。2021年9月,孟柳霞被评为“绍兴好人”。

半路出家的调解能手

由于高考失利,孟柳霞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去了一所专科院校学习市场营销。在校期间,性格外向的她加入了学生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场演讲和辩论比赛,并多次获奖。“这让我找回了信心,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口才和逻辑方面的优势。”孟柳霞说,这些都为她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专毕业后,孟柳霞在诸暨市牌头镇当了4年助理村干部,得到了锻炼,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不易。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孟柳霞考入诸暨市司法局,被分配至赵家司法所,从此开始了她的调解员生涯。

本以为自己口才挺好,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孟柳霞就懵了,当事人根本就不想搭理她。事后,孟柳霞终于明白过来,矛盾不是靠说几句漂亮话就能化解的,调解需要掌握法律知识和灵活的谈判技巧。如何尽快补上自己的短板?老所长杨尚尧告诉她,要从实践中学习,带着问题学习。于是,孟柳霞白天跟着前辈调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本子上记下来,下了班后就看书补课。

“最重要的是帮群众把问题解决好。有时候需要灵活调整,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找平衡点,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实践次数多了,孟柳霞慢慢总结出了经验。有一次,她接到一起调解案件,赵家镇的农户何某向某公司购买了一只新电表,预付了部分货款,但在安装电表时,与电表安装方发生矛盾。何某称该公司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因此拒绝支付余下货款,同时要求对方道歉。

何某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孟柳霞通过电话跟他沟通。一开始小何的态度很强硬,孟柳霞连续和他打了两小时的电话,一直到自己手机没电了,小何都不愿配合。后来,孟柳霞3次约双方来所里沟通,小何都拒绝了。“调解中遇到这样的僵局,不能死磕,要沉住气,给予一定的冷静期。”孟柳霞转换方向,和公司方面沟通。“老人家年纪大了,家庭条件也不太好,希望你们能体谅。”听了孟柳霞的劝告,公司负责人同意给予电表价格优惠。

公司方面的配合给了孟柳霞信心,她再次给小何打电话,讲清利弊得失。不久,她接到了何某打来的电话,语气相比之前缓和了不少。几天后,这起历时两个月的纠纷终于化解。

“不少调解案件,其实一开始都是小矛盾,但不能掉以轻心。”孟柳霞说,调解员就像掌握事件平衡点的舵手,“我们需要眼观六路,充分了解双方诉求,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可能找到合适的方案”。多年来,孟柳霞处理了多起调解案件,一些交通事故事发突然,晚上临时赶去当事人家中是家常便饭,好多次忙到凌晨,调解协议也改了一遍又一遍。“事情刚发生时往往是了解情况、一鼓作气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不能错过。”孟柳霞说。

2018年,孟柳霞赴赵家镇宣家山村担任驻村干部,此后调任诸暨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科、社区矫正管理科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变了,但孟柳霞一直说,“不管在什么岗位,只要能帮群众解决好问题,我的心就踏实了。” 

多向发展的“斜杠青年”

在10月上旬举行的浙江共青团“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上,孟柳霞获得二等奖。像这样的宣讲或演讲比赛,孟柳霞已参与多次。“除了调解员,我还是一名讲解员和宣讲员。”说起自己的第二重身份,孟柳霞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

孟柳霞当讲解员已经有6年多了,目前是诸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宣讲团的一员。

讲好“枫桥经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关键是要让大家,尤其是基层群众能真正理解。”孟柳霞说,调解员生涯其实就是自己践行“枫桥经验”的过程,“每次调解完我都会思考,能否将其作为讲解素材写入讲稿,更真实也更生动”。除此之外,每到一处陌生地方,孟柳霞都会拜师,向不同领域和职业的前辈请教。之前在枫桥镇枫源村时,她隔三岔五就跑去和村党总支书记骆根土聊天。“骆书记向我讲述了枫源村的很多好做法,让我对‘枫桥经验’理解更深。”

长期的积累之下,孟柳霞的“枫桥经验”素材库越来越充实。一次下乡宣讲时,有人问她,“你给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讲‘枫桥经验’,他们能听懂吗?”这让孟柳霞又开始思考,要灵活调整讲解的内容和风格,做到“看人下菜”。

给老人讲,她就用方言跟他们唠嗑。“邻居之间不要吵架,有什么事情要说开,遇到事情不要耿耿于怀,健康最重要。”遇到其他兄弟单位的考察团,她就结合对方工作实际讲解,“遇到公安局同行,我就讲交通事故调解;遇到法院调解员同行,我就讲诉前联调”。

近年来,外地来诸暨枫桥的考察团越来越多,孟柳霞也越来越忙。为了不影响白天的工作,她利用下班时间写讲稿,躲在自家的卫生间一遍遍背诵。

6年多来,孟柳霞义务讲解500多次,服务群众1万余人,撰写的讲稿堆成了厚厚一摞。后来,她还参与各类宣讲、微党课比赛,斩获许多奖项,被大家戏称为“一等奖收割机”。业余时光,爱好广泛的她还常去村里帮村民们主持晚会,担任婚礼司仪,和朋友们组织志愿活动。“套用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词,我就是个‘斜杠青年’。”孟柳霞笑着说。

最近,孟柳霞又多了一重身份——诸暨市越民生义工团成员。上周六,她还前往诸暨市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给孩子们讲党史故事。

作者:见习记者 张诗纯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