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街道东西城村一处农田,有村民正在焚烧枯萎的草木。”近日的一个下午,新昌县蓝天办主任郑江玲通过综合治理智慧分析平台监控系统查到一则关于露天焚烧的警情,她随即向澄潭街道发去提示信息,收到信息的东西城村网格员立即赶往指定地点,迅速扑灭焚烧火焰并对村民进行教育。半小时后,网格员将处置结果通过露天焚烧管控钉钉群向新昌县蓝天办进行反馈。
短短30分钟,这起露天焚烧警情就通过“天眼”监测溯源,实现从发现到处置的闭环管理。这背后,是新昌县对露天焚烧治理新模式的有效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新昌县围绕垃圾、秸秆露天焚烧治理的难点和堵点,启动高空瞭望系统,通过整合优化高位监控设备资源,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对高速沿线和大面积农田区域的高位监控全覆盖。目前,全县已完成8个高空瞭望监控点的安装,年底前将会陆续完成100余个,实现全县域覆盖。“这些监控点通过不间断巡航建立起智能感知监管圈,我们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严密监控全县各乡镇(街道)的村庄、农田是否存在露天焚烧现象。”郑江玲介绍说。
除了利用高空瞭望系统监控等手段外,新昌县还建立了县、乡镇(街道)、村三级露天焚烧网格化监管体系,及时将蓝天办督查、自查、高空瞭望预警等途径发现的露天焚烧现象,通过钉钉群交办处理反馈,形成闭环处置模式。“智能发现加上联办联治,是基层治理网格与部门监管力量的有机结合,这也是露天焚烧警情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处置的秘诀。”郑江玲告诉记者,借助高空瞭望系统高倍数、全范围、全监控的科技优势,能大幅度提升对重点区域、敏感区域露天焚烧的监控监管能力,杜绝了因处置迟缓造成大面积焚烧现象的发生,对辖区空气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加强科技支撑和管控能力,今年新昌县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市领“鲜”。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新昌县城区空气质量PM2.5浓度为21.54微克/立方米,优良率为98.9%,O3为12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64,4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各区(市、县)第一。
作者:记者 俞帅锋 通讯员 吕 森 编辑:高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