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乡愁为笔 古村书新

——“鲁迅外婆家”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2021-09-22 08:1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9月19日,中秋小长假第一天,68岁的上海游客金大伯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故地重游让他分外感慨,“20多年不见,村子好像更年轻了。”大伯边走边看,目光里满是新奇。

安桥头村是鲁迅外婆家所在地,三间两进、坐南朝北的老台门,留下了鲁迅童年的快乐回忆,水乡古戏台、祝福祭祀等也被鲁迅写进了作品中。

今年初跻身全市13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单位之列后,这个很多人是从书本中了解过的古村落,以更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整村运营:导入新活力

标志性的古戏台旁,一幢2层楼建筑正在装修,这里是即将开业的小映盒影院——浙江省首家乡村数字化电影院;不远处的一片菜地上,一幢粉墙黛瓦的老房子格外醒目,这里是菜园咖啡馆的所在地;边上有几十亩稻田,从高处向下看,呈现出鲁迅笔下闰土刺猹的场景……

走进安桥头,整个村都在红红火火搞建设。看着这些原来的集体物业或村民老宅“变”出新项目,村党总支书记宣明德颇为感慨地说:“别说你们想不到,我们也觉得神奇。”

早些年,尽管顶着“鲁迅外婆家”的名号,安桥头村发展并不顺利。没有企业和店铺,来旅游的人三三两两。200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为5万元,直到2017年也不足20万元。

安桥头村站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单看自然风光,相较于上虞覆卮山、新昌东茗乡等地,安桥头村并没有太大优势。”孙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彰说,对于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镇村干部都有清醒的认识。

怎么办?大家的思路很明确:充分发挥“鲁迅外婆家”这个文化IP的优势,整合资源,走文化赋能之路,实现差异化发展。

有了思路,还要有靠谱的实操和落地。为此,孙端街道请来了第三方运营团队——国内率先实现全产业链市场化运营的文旅公司上海陆鼎集团,负责安桥头村的策划、招商和运营;今年7月,又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双师”(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工作,组建了一个有多位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领域专家的团队,对项目进行审核把关,提供技术、政策咨询服务。

“已经有60多家来自全国的商户前来考察,招商形势火热。”陆鼎集团运营团队项目负责人杨三涛说,目前,小映盒乡村影院、迅哥儿菜园、菜园咖啡等业态已签约入驻,江苏大众书局、台湾纸箱王、西坡民宿等品牌商家也达成落户意向。

另外,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浙江越城站落户村中,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开设工作室,更多“智囊”也将参与到“鲁迅外婆家”的建设当中。

以文绘景:还原旧时光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这段文字出自鲁迅先生小说名篇《社戏》,是他对自己幼年的外婆家时光的深情回忆。  在安桥头村人眼里,鲁迅小说《故乡》取材于鲁迅外婆家,鲁迅小说《社戏》中的平桥村,原型正是安桥头。因此,安桥头村是“故乡的故乡”。

“借助‘鲁迅外婆家’这个文化IP,我们的思路是以朝北台门为核心,通过植入多种业态,着力将安桥头村打造成为‘故乡的故乡’。”杨三涛说,目前全村已启动6大板块32个项目、业态,其中约一半将再现鲁迅童年的欢乐时光,如“闰土刺猹”稻田艺术景观、童梦广场等等。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一一走进这些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项目。

童梦广场也叫“弶与小鸟雀”,通过实物的竹匾构筑与光影技术下的小鸟雀相结合,再现鲁迅作品里冬天捕鸟的场景;迅哥儿菜园主要面向学生,通过认领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体验农作物种植、采收的场所;鲁迅美术学院动漫基地则将围绕鲁迅主题开展动漫创作,重点是将鲁迅生平及其文学作品改编成数字化产品……

“钓虾、偷豆、挖蚯蚓、看社戏,鲁迅一生中,最欢乐、温暖的童年时光,大多是在孙端安桥头度过的,我们想打造的就是区别于其他所有鲁迅文化景点、展示鲁迅童年温情的场景。”作为一个外地人,杨三涛原来对鲁迅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今年6月驻场后,因为工作需要,他通过重新阅读鲁迅作品,走访朝北台门以及皇甫庄村鲁迅舅舅家,对鲁迅有了新的、更深入的了解。而这些感悟,在团队的策划、招商和运营中起了很大助力。

“立足‘鲁迅童年 外婆农家’这个主题,我们的建设项目也好,引入的业态也好,做的都是轻游乐、轻文艺的乐活产品,想让各年龄段的人通过感知、体验,找回内心深处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杨三涛说。

欣欣向荣:同走共富路

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变年轻、变时尚”的安桥头已经吸引了各路游客到来。

村干部介绍,除了散客,今年以来,光是市内外来村里开展研学游和暑期社会实践的大中小学生就有7批次上千人。

“我们村的名头越来越大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对村里的变化,村民王瑞芝很是自豪。村里按农房每年100元/平方米、一年一付的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房25户、3600平方米;以每年800元/亩租赁了村民农田及自留地约80亩,既形成了充分的“招商资源库”,又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因为已经购置商品房,王瑞芝一家将闲置的两幢农房租给了村里,每年能获得近5万元收入,“以前是空关房,还得担心年久失修,现在不但有笔收入,还有人帮我们改造装修,真是太好了。”

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也水涨船高。“平均每天要接10来个电话,都是咨询开店的。”宣明德言语中满是自豪。

村里的乡贤赵子云想回来开一家土菜馆,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故乡的味道”;鲁光伟和鲁世豪父子俩想在村里开一家超市和一家米酒馆,为此,27岁的鲁世豪辞去了原先在城区的工作……

为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第三方运营团队还成立公司,负责对村里虾干、大米、梅干菜、藕粉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设计,即将开展线上预订销售。

看到安桥头的发展潜力,隔壁村的村民也都想“搭顺风车”,纷纷在村口开出饭店、超市、便利店。伴随着安桥头村的开发建设,昔日的闲置农房也成了人人争抢、寸土寸金的宝地。“截至目前,我们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1.3%,预计全年可突破100万元,实现翻番。”宣明德说。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及小说《故乡》发表100周年,作为鲁迅外婆家,我们用名士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也是对先生的一种纪念。”李彰认为。

通过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百年后的鲁迅外婆家,共富之花含苞待放。

作者:记者 周国勇 林佳萍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