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大山西:为“家文化”赋新义

2021-09-17 09:0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大山西村,位于柯桥区安昌街道北部。古越时期,这里是浅海滩涂,先民们筑塘闸、产鱼盐、事农耕,逐渐聚落成村。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如今的大山西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把“家”的概念延伸,把整个村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村干部是“当家人”,村党委和党员是“大儿子”,村委会和村监委是“二儿子”,两地报到党员是“嫁出去的女儿”,外来人口是“娶进来的媳妇”,工、青、妇、乡贤会、商会等是“小儿子”……在大山西村,这套通俗易懂的“家文化”治村理念,在一代又一代村干部中延续、完善。在“家庭成员”们齐心协力下,大山西村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近日,记者走进大山西村,访村民,看变化,实地感受“家文化”理念的治理成果。 

铁面破解“反复治”

记者见到大山西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沈建祥时,他正在村里“老区”转悠,随机钻进犄角旮旯检查卫生。“老区”没有经过大规模改造提升,村貌和设施比较老旧,不过整体上还是比较干净整洁。

“放到去年,我都不敢让你来。现在好了,你随便看。”沈建祥笑着说。

为搞好环境卫生,村里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但效果却不明显,尤其是“老区”,总是“反复治”“治反复”。分析原因,人情是最大的障碍:环卫员和监督员大多是老一辈村民,做得不好,村干部也不敢说重话;老人喜欢囤东西,每次清理堆积物,村里为了提高效率,都会“赔”他们5元、10元,日子久了,有人还做起了“生意”。

为了根治上述问题,去年换届选举后上任的沈建祥,便决定做一件“伤感情”的事情:把环卫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由第三方来管理环卫员,劝退70岁以上的监督员,由村干部兼任监督员,分组划片包干,并且定下规矩,清理堆积物不再“赔”钱。

劝退的监督员中,包括沈建祥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父亲立马就不高兴了。六七年前,他的工厂因村里搞建设被征收。作为补偿,村里安排他当监督员,但沈建祥却找上村两委会,要求把监督员月工资降低到1500元。如今,儿子当了村党委书记,居然连岗位都不给他留了。

沈建祥理解父亲的心情,但他更明白,父亲要是不退,工作就推进不下去。“爸,村里环境卫生要提升,您只能再牺牲一下了。”沈建祥把自己的想法一遍遍说给父亲听,老人终于松了口,第二天主动辞职。后来,其他老人也纷纷离职,没有怨言。

之后,沈建祥带着全体村干部接连当了3个月的环卫员,拿着扫帚、铁锹一个个“攻坚”卫生死角,给老环卫员队伍“打了样”,也向村民们表明村里提升环境卫生标准的决心。“磨破嘴皮,不如干出样子。”沈建祥告诉记者,不少村民看到了,便纷纷说服家里老人,争着请他们去清理垃圾,完全不提“赔”钱的事。

自那以后,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大幅改善,村民思想逐渐转变,环卫员更加自觉卖力,村干部也更省心了。

做事不留“糊涂账”

回到办公室,村干部和沈建祥说,刚刚又有村民来找他,关于宅基地的事情。沈建祥心领神会:“村里一半以上的矛盾纠纷,都和宅基地有关。”

前不久,在沈建祥的调解下,老徐和老沈家闹了5年的矛盾,终于告一段落。

老徐和老沈两家是邻居,中间隔了一条2米左右的过道,为了修围墙的事情,两家互不相让,都说这块地是自家的,也都能说出理由来。放在过去,每次他们吵起来,村干部就分别上门,两家都说点好话,把情绪稳定下来,然后按照惯用套路说:“要么各退一步,卖我点面子?”

不过,这一招只能暂时压制火气,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别整这些虚的,除非拿出证据来。”两家年轻人介入后,面子直接就不管用了。沈建祥心想,只要把这笔“糊涂账”算清楚,事情就解决了。于是,他专门去了趟安昌街道自然资源所,调取两家的审批材料,然后根据现在的政策,明确了产权归属,这才将矛盾根源彻底消除。

“现在,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有文化有思想。在矛盾纠纷调解上,得更注重讲政策、讲法律。”沈建祥说,整个村好比一个大家庭,既要讲情也要讲理,在很多事情上,做到“亲兄弟明算账”,家庭和睦才能长久。

不留“糊涂账”的理念,同样用到了给村民办事上。一周前,村里一名老人找到沈建祥,说自家孙子马上要找对象结婚了,想让村里批一块地用来建新房。沈建祥了解情况后,发现这户人家并不具备批地条件,怕直接说结果,老人无法接受,便让她叫儿子过来谈。

第二天,老人儿子来到沈建祥家里,从包里掏出两条烟来。沈建祥一看,哭笑不得,赶忙叫他收回去,又给他泡了杯茶,解释道:“叫你来,是想跟你说清楚,你家批不了地,不要抱有希望了,趁早作其他打算吧!”

像这样的事情,村里其实挺多的。沈建祥常常告诫村干部,凡是不能批的,一定要讲清楚,绝不能含糊其辞地说“考虑考虑,争取下次给你排上”,随口一句话,老百姓就放在心上了,会耽误他们的时间精力。

全村共享“好日子”

傍晚,在外工作的村民陆续回家了,村里再度热闹起来。在后渡自然村的小公园里,阿姨们聚在一起,伴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

“沈书记,你来啦!走,到家喝口水去!”正在旁边观舞的朱建英,见到沈建祥走来,笑着和他打招呼。随行的村干部悄悄说,最近几年,后渡自然村村民对村干部的态度是180度大转变,以前可没这么热情。

后渡自然村位于大山西村最北部,与萧山交界,地理上属于“偏远地区”,很多发展机会都没轮到。过去,连一条能通汽车的主路都没有,村民一直意见很大,还流传着“前面像欧洲,后面像非洲”之类的抱怨,很多工作也不愿意配合。

2017年,当时担任村党委副书记的沈建祥兼了后渡自然村网格员。从新修一条大路开始,到建设小公园、开辟停车场、打造老年活动室,一件件民生实事办下来,渐渐暖化了村民的心。

最开始,这些事都不好做,村民本身都有抵触情绪,更别说动他们一块地了。“那就一趟趟跑、一户户谈,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倾听他们的实际诉求,想办法解决困难。”沈建祥说,自己就一个目标,让后渡自然村村民也能共享好日子。

如今,沈建祥已经是村党委书记了,他心里还是装着“整村发展均衡化”这件事,特别是在浙江省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使命后。

“当年后渡自然村村民口中流传的话,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新区和‘老区’的差距。”沈建祥说,新区的确漂亮,但面积只占了20%左右,大部分村民还是住在“老区”里,得有计划地改造提升,逐步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

眼下,大山西村已经启动了“老区”整治。记者看到,后渡自然村一处老厂房已经腾退,高压线路正在迁移,等土地平整后,20余户村民将在这里建新房。与此同时,村里正在摸排“老区”的排水系统,能疏通的,尽量疏通,不能疏通的,就重新布管。

“我们村‘家底’不是很厚,年收入不过200余万元,所以只能一步步计划,先把要紧的、村民最关切的事情做了。”沈建祥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准备抓住村级老旧物业更新改造的机会,盘活村里的低效用地,给村集体经济再添一笔收入。

记者手记

好方法也要因时制宜

大山西村一直是基层治理的好典型,获得过很多响亮的名号,近年来也基本没有发生越级上访的事,这与代代相传的“家文化”密不可分。

新书记沈建祥上任后,传承并发展了“家文化”。过去“家文化”治村中有爱、讲情、互助的部分得到了延续,而规则意识、边界意识、公平意识等不足部分得到了加强。正因为如此,村里一些“剪不断理还乱”、受制于人情而无法突破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试想,如果沈建祥顾及长辈的面子,不整顿环卫队伍、不改变管理模式,那么村里的人居环境就无法提升,最终损害的,还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当村民之间发生矛盾时,如果一直按老套路劝和,纠纷就得不到真正解决。

时代在发展,农村治理会遇到新问题、新矛盾,“一招鲜吃遍天”不现实。也许在过去,“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但现在不适用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强,需求更多,要求也更高。只有不断更新调整治理方法,抓住矛盾和问题的实质,突出重点、切中要害,才能化解民怨、赢得民心。


作者:记者 陈 松 文/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