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独居老人吃出“幸福味道”

斯宅两位姑娘回村开办爱心食堂

2021-09-03 08:0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上午10点刚过,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千柱屋的走廊上,5位老人安静地坐在长凳上,等待享用当天的免费午餐。而离千柱屋不远处,斯民博物馆旁的“忆斯年”爱心食堂里,厨师辜茶连已做好饭菜,正在装盒。10点半左右,辜茶连骑上她的电动自行车,把这些装得满满的饭盒送到村里的集中取餐点。

“忆斯年”爱心食堂由两位斯宅姑娘创办,8月1日起免费为村里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提供营养午餐。这两位姑娘,一个叫斯伊特,在枫桥镇中心小学当老师,另一个叫斯熠利,在东白湖镇阅览室做图书管理员。她们的爱心行动就像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泛起阵阵涟漪,当地村民纷纷前来帮忙洗菜、送餐,爱心人士也纷纷捐款捐物。

“忆斯年”爱心食堂厨师辜茶连正在打包午餐。 见习记者 赵婧赟 摄

一件好事众人帮

去年3月,斯伊特回斯宅村螽斯畈自然村看望父母,发现母亲的咳嗽一直没好,硬拉着母亲进城检查,结果诊断出母亲患有肺炎和严重营养不良。她十分诧异,平日里吃穿不愁的母亲怎么会营养不良?

“像你母亲这样的老人很多,只要子女回家,他们从来不怕辛苦,一烧一大桌菜;子女不在家,就煮点面条、泡饭什么的,随便对付。”医生的一番话点醒了她。为了改善父母饮食,她决定每周回老家给父母做饭,每次都带上各种时鲜蔬菜。这也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在村里待着。

时间久了,斯伊特发现如今村里住着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其中独居的人还不少。他们在吃的方面一向不重视,经常开灶一次管一天。今年5月,斯伊特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些地方的村(社区)开办了老年爱心食堂,受到了启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办一家食堂,帮这些老人改善伙食”?

对斯伊特的提议,好友斯熠利非常支持,两人当即进村摸排。“我们自然村有5座台门,每座台门都有乡亲领着我们走访。”斯熠利告诉记者,村民们得知来意,非常热心,帮忙领路、打听,她们只花半天时间就完成了摸排。最后确定就餐人员共18人,其中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17人,特殊人员1人。

摸排的过程被斯熠利拍成了视频,上传到了微信平台。村里在外的年轻人看到这个视频,纷纷叫好。“好多朋友找到我们,捐款又捐物。”斯熠利说,现在食堂里的很多设备都是村里人捐的。得到了村里人的积极响应,两人的信心倍增。“落实好地点,就能把食堂开起来了。”斯伊特心想,于是她找到了螽斯畈自然村的老年协会,正巧老年协会要搬迁,原来的场地可以让出来办爱心食堂。

斯伊特斯熠利两人平时要工作,没人来掌勺。村嫂辜茶连的家挨着爱心食堂,也有食堂厨师工作经验,两人一下就想到了她,找上门说明情况。“给村里老人做饭、增加营养,是好事,要做。”辜茶连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8月1日,食堂正式开放。当天,斯伊特和斯熠利把这17位老人都请到了食堂。大家都住一个村,但有的老人年纪大了,平时并不常出门,这次17个人聚在一起,别提有多开心。

88岁老人斯兰珍在家高兴地享用免费午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让老人吃饱吃好

两人约定好,斯伊特负责每周一次去诸暨农贸市场采购,斯熠利负责食堂日常监督。一有空,两人基本都围着食堂转。每周五,斯伊特会列好下周的菜单,“我们尽量做到荤素搭配,给他们补充蛋白质、维生素。”斯伊特说,土豆、冬瓜、包心菜这些存放时间较长的食材,一般一周买一次,豆腐和肉要新鲜,由厨师当天采购。

上午7点,辜茶连准时到食堂,然后买菜、洗菜、做菜。老人牙口不好,辜茶连炒好菜以后,还会把菜放到蒸箱里再蒸一次,“菜咸了淡了,他们都会提意见,我及时改进。”辜茶连告诉记者,现在老人们见到她都说饭菜好吃。

10点半,盛好饭菜后,辜茶连就给老人们送餐。“刚开始是桌餐,后来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有的老人腿脚不便,我们就采用送餐的形式。”斯熠利说,她们在村里的5座台门设了集中取餐点,方便取用。斯伊特还特地给每位老人买了两个餐盒,每天送餐时取走前一天的餐盒。

“两个姑娘人好,还记着我们,现在每天中午都能吃上一顿好的。”住在千柱屋的老人钱佳堂今年94岁,老伴5年前去世以后,他一个人吃饭也就随便应付了,平日里总是面条、泡饭将就着吃一点。现在有了免费午餐,他十分开心,一吃完就去跟邻居们聊,这顿又吃了什么好东西。

村民斯兰珍今年88岁,子女都在外工作,逢年过节才能回来一趟。孙女不放心她一人在家,还在墙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家里人都知道现在食堂每天给我送中饭,让我好好吃,多吃点”。

“这两个小姑娘帮了我们大忙了。”螽斯畈自然村老年协会会长斯国材说,其实他们早就注意到了村里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但老年协会的7个委员也都是老人,很多时候有心无力。

“大家都特别好,有的老人自己送钱过来。”斯熠利说,“我们不要这些老人的钱,只要他们吃得好,我们就开心了。”

爱心接力解难题

“忆斯年”爱心食堂很快在村里红火起来,最近就有两位村民主动要求帮附近的老人取餐。45岁的孙瑞娟就是其中一位,“我家孩子刚考上大学,我也没什么事,能帮一点是一点”。现在,孙瑞娟每天中午10点多从老人家里拿上空饭盒,再到食堂把饭菜取回来,挨个送到老人家中。

食堂开办一个月来,不断有村民来跟斯伊特、斯熠利反映谁家困难、谁身体不好,希望这些人也能吃上免费午餐。

办爱心食堂需要经费,扩大就餐人群更需要经费支持。对此,两人早有考虑。斯熠利说,早在进村摸排的时候,她们就给村里的年轻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每年捐款。从反馈看,情况比较乐观,愿意每年捐款的村民有50多人。

为了规范运作,两人还成立了诸暨市慈善总会忆斯年公益基金,把收到的捐款都放到基金里,进出账目每周在网络上公开。最近,斯熠利每天都很忙,不断有人来联系她,表示要捐款。到8月底,忆斯年公益基金共募集到101201元爱心善款。

小食堂,大温暖。“能够帮到这些独居老人,我们特别有成就感。”斯熠利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参与到爱心食堂的运营中来,每周都有志愿者来问她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从开始筹备食堂,镇里就十分关注,帮我们办理了不少复杂的手续。”斯熠利说,接下来,准备把供餐范围扩展到下宅自然村符合条件的独居老人。

作者:见习记者 赵婧赟 通讯员 应柳漪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