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是一片杂草地,改造后成了整洁靓丽的村口公园;过去违章建筑遍地的村道,经过1个月的整治,如今成为美丽的“健康步道”……在8月20日召开的越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越城区展示的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当天,全区各相关部门和村集体代表一行先后来到鉴湖街道秦望村、富盛镇义峰村,实地观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果,重点了解垃圾分类、堆积物清理、三线序化、庭院美化、道路洁化等整治情况,学习环境整治特色亮点做法。
今年以来,越城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加深农村生态底色,打好了乡村振兴“第一仗”。
多措并举,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
“经过几个月整治,很多违章搭建被拆除了,农村房前屋后干净了,村内道路宽敞了,家家户户的庭院更美了。”在鉴湖街道秦望村,记者发现村里一派新农村景象。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3个月前,村里“脏、乱、差”的情况还很普遍,通过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和“3A”示范村创建,共清理村前屋后堆积物2000余吨,拆除危旧房、空倒房等84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秦望村位于越城南闲区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迹遗址丰富,诗词歌赋流传甚多。”秦望村负责人表示,人居环境的改善,为村里接下来开展“千年江南古村、十里筠溪山水、一卷画里乡愁”主题的“3A”创建奠定了基础。
今年,越城区成立乡村振兴推进专班,全面创新工作抓手,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让农村颜值有了肉眼可见的大提升。
全区范围内创新推出了农村人居环境考评机制,亮出“红黄牌”。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12个镇街分组分类量化考核,对在市级、区级农村人居环境考评中排名靠前、排名有进步的村给予奖励,对区级月度考评中排名后10名的村给予“黄牌”警告,对区级月度考评连续两次排名后10名的村给予“红牌”,今年已对17个村给予“黄牌”警告,对3个村给予“红牌”。同时,以更高标准坚持对116个村实施人居环境“周检查、月通报、季考评”,每周下村督查检查,每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区级全覆盖评估通报,每季度开展市级考评迎检督查。开展节假日重点时段整治,在清明节、“五一”、端午节等假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暗访,分组抽查12个镇街36个村,发现并整改问题800余条,让环境整治在假期“不打烊”。特别是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连片挂牌整治,对连续两个月区级考评后10名的村和整治行动滞后的村,以及脏乱差问题突出的片区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连片挂牌整治,共有4个村、6个片区纳入整治范围。
开展整治以来,各镇街干劲十足,村容村貌实现蜕变,涌现出斗门街道荷湖村、东浦街道鲁西村、孙端街道村头村等美丽乡村典型。今年5月,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6个区(市、县)开展了2021年第一次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常态化评估,越城区综合排名位列全市第一。
集中攻坚,农村人居环境上台阶
在富盛镇义峰村,有一个面积达300余平方米的荷花池,池中有多个亭子可供休息,而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水塘。“接下来,我们将把村里的公园、荷花池等新开辟的资源整合起来,特别是做精刚刚开辟的健康步道,让农村更具吸引力。”该村负责人说。
“以‘首位引领、争先攀高’攻坚季为引领,我们将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让更多美丽乡村跃然眼前。”越城区乡村振兴专班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各相关镇街、村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练兵场,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率先垂范,干群携手合力整治,组织开展环境整治现场督查,开展垃圾分类培训,积极发动志愿者参与,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突击性”向“长效性”转变。同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对“红牌”村和整治行动滞后村,以及脏乱差问题突出片区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整治,共有10个点位21个村纳入整治范围。截至目前,集中整治进入验收收尾阶段,陶堰街道邵家溇村、皋埠街道腰鼓山村等改观明显,下阶段将对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并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攻坚,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任务,也是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推进会上,越城区副区长钟建荣表示,各镇街、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要紧盯目标,突出重点,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要强化责任,形成合力,营造氛围,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攻坚战,为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作出贡献。
作者:记者 阮越才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