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绍兴,电话那头的诸龙珠脱口而出:“绍兴是根。”对生长于越城区北海街道塘南社区的诸龙珠来说,绍兴是她的故土,也是她军旅梦起航的地方。
2006年,18岁的诸龙珠参加绍兴第一批女兵公开招选,成功入伍,就此开启了10余年的军旅生活。“受爸爸的影响,我对军队一直有着很深的向往。”父亲的当兵经历在诸龙珠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指引着她在从军路上奋勇前行。
入伍第二年,凭借优异的表现,诸龙珠光荣入党。2009年,她又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大学。之后,任职浙江边防中队穿山边检站,加入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诸龙珠的军旅生涯别样精彩。
诸龙珠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演讲。
巾帼蓝盔
2015年,在浙江边防中队穿山边检站担任边检女警的诸龙珠,得知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将组建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不禁心潮澎湃。
“刚入伍的时候,有一批赴海地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在我们大队培训,当时特别羡慕他们。班长告诉我们,不是谁都能出国维和的,维和警察不仅要军事过硬,在外语方面也有严格要求。”考入军校后,诸龙珠又多次目睹了维和警察训练场景,她对“和平蓝”满怀憧憬,“就像学子对清华、北大的向往一样,我觉得维和部队很神秘,一直想参与到国际维和行动中去。”
怀揣维和梦想的诸龙珠,当即报名参加了选拔。经过重重考核与严苛训练,她终于戴上了梦寐以求的蓝盔,成为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中的一员。
2016年初,诸龙珠踏上了赴利比里亚的征程。“刚到没几天,就有当地人在凌晨进驻地偷物资,当时在指挥中心监控里看到有人进来,又紧张又害怕。”想起维和行动中所面临的困难,诸龙珠记忆犹新,“当时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出现了埃博拉死亡病例,有被感染的风险。而且当地疟疾流行严重,我们每个月都要吃抗疟疾的药,这个药对肝脏是有损伤的。还有各种毒性很强的虫子也困扰着我们。”
尽管困难不少,但诸龙珠和队友们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为期1年的维和任务。谈及对这段经历的最深感受,诸龙珠重复了很多遍,“感觉更爱国了。”
边检战士
带着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和联合国和平勋章,诸龙珠重回穿山边检站,再次承担起了守护国家安全的职责。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边检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去年3月,穿山边检站接到一家代理公司报告,称一艘计划靠泊的外籍轮船上,有船员出现发烧症状,之后进行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
“我是单位组建的党员突击队中的一员,刚开始去的时候也心里没底,因为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处置方法。”对船员进行身份对比、帮助船员下船接受治疗、为他们运送物资,虽然要与被感染者近距离接触,诸龙珠还是义无反顾。经过23天的连续奋战,穿山边检站成功处置了全国海港口岸首例新冠肺炎涉疫船舶勤务。
越城区曾授予诸龙珠敬业奉献“越城好人”称号。对于“敬业”,诸龙珠表示,这是她一直遵循的为人处世原则。“交到你手上的任务,不仅要以对别人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更要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完成。”诸龙珠说。
绍兴女儿
18岁离家入伍后,诸龙珠回绍兴的时间并不多,但对于家乡,她充满眷恋,“我的父母都在绍兴,现在只有节假日才能回来。以后有机会,还是想回到绍兴,留在绍兴。”
“今年4月份,我接受街道邀请,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上了一堂课,主题是‘让青春在坚守初心中绽放’。”诸龙珠说,“课堂上,我主要分享了参加维和警察防暴队的经历,希望能够让同学们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在塘南社区大厅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誉榜上,诸龙珠的名字赫然在列,简短的文字介绍下方,是她获得的荣誉奖章与证书照片:“荣获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优秀基层干部三次,优秀学员二次,优秀士兵二次,浙江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一次”。荣誉簿是对诸龙珠过往经历的记录,更是对她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精神的见证。
作者:见习记者 黎欣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