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抓党建促乡村共同富裕暨乡村振兴“五星3A”迭代升级推进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充分发挥乡村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新路径,乡村面貌显著改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具有绍兴辨识度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一幅具有绍兴特色、符合乡村实际的共同富裕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自全市大力推进农村“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以来,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市共创建“五星达标村”1404个,“3A示范村”151个,乡村面貌显著改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今年初,我市从151个“五星3A”村中优选出东澄村等首批13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单位,开展系统化、差异化、产业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绍兴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积累了实践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丰富业态,为乡村共同富裕赋能
推动乡村共同富裕,不少乡村以丰富业态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拓展增收新路子。
在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依托村内第四纪冰川遗迹、千年梯田等特色自然旅游资源,谢灵运“登山饮酒赋诗”典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哑目连等人文旅游资源,深耕农文体旅融合文章,开设灵运酒坊、茶坊、小吃坊、米坊、油坊等,培育形成“骑行、登山、攀浪、漂流”四大常态化运动休闲项目,全面激活闲置农房、积极培育民宿产业。植入“覆卮山上”高端精品民宿后,持续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我们以黄酒为基底,加入洋酒调制鸡尾酒。”在柯桥区柯岩街道叶家堰居黄酒酒吧内,店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在这里,黄酒酒吧、香主题概念民宿、鉴湖渔歌艺术传习基地等,立足“鉴湖渔歌带”整体开发,突出“酒源”主题。
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则以“宋风美学”村落式文旅生活小镇为发展定位,统筹150余间闲置农房资源,着力引进沉浸体验新业态,开发“梅渚威士忌”等业态产品,并开设“老黄讲坛”“梅渚老电影”基地,初步实现“每周有小活动、每月有大活动、每季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已吸引游客4万多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0余万元。
作者:首席记者 张科勇 见习记者 黎 欣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