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水土流失 一屏掌控

新昌建成水土保持监管数字化“大脑”

2021-08-09 08:0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本网讯 近日,在杭台高铁新昌段东茗隧道韩妃村出口施工现场,新昌县水利水电局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无人机+移动App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水土保持信息采集与可疑违规扰动项目复核。

水土流失,一屏掌控。发力数字化改革,今年以来,新昌县积极打造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移动App现场调查、地面远程监控项目监管的“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网,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互联网+精准监管”模式。

以往,水土流失监管,只能以一年两次遥感监管和人工经验、现场定性判断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预警机制。数字赋能水土保持监管后,水土流失监管不再需要“凭经验”“靠感觉”。“现在我们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弃渣场部署了24小时远程监控设备,实现了弃渣场‘远程监管+智能预警+人工辅助’的监管模式,解决了智慧应用深度不足、缺乏预警机制的难题。”新昌县水利水电局水土保持服务站站长赵勇说,通过该局研发的智慧管理平台,全县各地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情况、监督检查和意见整改情况、土地侵蚀强度等级等相关数据一目了然、一屏掌控。

新昌的水土保持数字赋能工程,实现了水土保持信息采集自动化,业务管理精细化,决策分析智能化,为新昌水土保持工作构筑了一张安全保障网,也建起了覆盖生产建设项目设计、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借助千万条数据,新昌县加快建成水土保持监管数字化“大脑”。参与该系统研发的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陈妮介绍,他们对建设项目的重点部位实时在线监管,定量化计算重点部位的各项参数,确保了水土保持监管的精准性。对全县范围的一次核查由需6人30天缩减到现在仅需3人5天,效率提升11倍。单个项目查处仅需30分钟,监管效率提升40%。 

数字化监管工作机制,不仅让新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也使得广大乡村依托绿水青山孵化出“金山银山”,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宽。

作者:记者 俞帅锋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