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些都是新换上的水草,目前更换了近三分之一。”南池江镇级河长、越城区鉴湖街道办事处主任徐宁指着河面上一框框的水生植物说。受台风“烟花”影响,南池江不少河段的框养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死、缺损。台风过后,徐宁马上巡河,查看框养植物损失,落实更换和补植方案。
南池江是古鉴湖水系的发源地,流传着“范蠡养鱼”的典故。其中鉴湖街道河段长约4.6公里,平均宽度约32米,自南向北流经南池村、春风社区、鉴园社区和骆家葑村,最后流到古城南门外,与坡塘江合二为一,汇入环城河,是越城区南部水域行洪、排涝和灌溉的重要河道。
行至南池村谢家河段时,河面出现一座小型水坝,河水正通过一个粗口水孔往下游排出。看到水面上的柳叶等漂浮物,徐宁立即叫来村干部,要求及时做好打捞工作。“这里有个引水泵,漂浮物多了容易堵塞水孔。”徐宁说,南池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水源单一、流速缓慢,这也给治理带来一定难度。前几年,街道治水办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以自流引水方式将秦望大溪溪水引入南池村内河,这对改善南池村河和南池江水质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标准。“这里原来是枯水,现在你看,水位有了落差,流动起来了。”徐宁说。
一边走,一边看。站在鉴园社区河段岸边,只见水面波光粼粼,岸边绿树环绕,风景如画。得益于南池鉴园保障性住房建设,近年来市区两级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南池江修复了生态河岸,大大提升了两岸风光。“周边居民都喜欢来此散步休闲。台风过去后,这里又恢复如常了。”徐宁说。
不过,再好的环境,也需要人人呵护。巡河至骆家葑村段时,徐宁看到河埠头有一女子正在洗涤,立即上前劝导。“要改变老百姓的用水习惯,还是要多巡多劝。”徐宁说,周边农村生活用水对河道带来的影响仍不容小觑。据介绍,南池江流经的南池村、骆家葑村属于待拆迁村,租住在这里的外来人口较多,他们的护水意识还有待加强。
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今年4月,街道投资48万余元完成了南池江水域生态治理工程,投放了1.2万公斤鳙鱼、鲢鱼等滤食性鱼类,配置了11只增氧泵,有效控制了河道氮、磷含量,防止南池江成为蓝藻泛滥的温床。“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河道治理,讲好‘范蠡养鱼’新故事,打造一条彰显特色和乡情风貌的美丽河流。”徐宁表示。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高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