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为一个展,赴一座城

2021-06-02 07:51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在徐渭诞生500周年之后,今年5月19日,随着徐渭故里的开放,“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也在徐渭艺术馆拉开帷幕。100件(组)徐渭书画作品、古籍文献以及徐渭后学作品一同“回到”徐渭故乡,“团聚”展出。

为一个展,赴一座城。连日来,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如朝圣般奔赴绍兴,不仅为了亲眼目睹徐渭的书画真迹,更是为了感受徐渭文化浸润下的绍兴古城。开展仅半个月,“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日均客流便突破2900人次。

“百年青藤”强力圈粉

沿着越城区前观巷北面古朴的大乘弄前行,路过青藤书屋,再往前,便可以看到一个有着大写意气韵的展馆——徐渭艺术馆。开馆半个月,这里已然成为绍兴、浙江乃至全国的新晋“网红打卡点”。

上周六下午,徐渭艺术馆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中不少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赶来的游客。“这是难得的徐渭大展!”一早从江苏无锡赶来的郦成在无锡经营着一家书画培训机构,是徐渭的资深粉丝。“只要有徐渭作品展,我都会赶去看,但像这样规模大、种类齐、规格高的展览,还是头一次见到。”他有些激动,“绍兴人太幸福了!我恨不得每天都来看。”

徐渭艺术馆地上建筑共两层,一楼展厅,通过“跌宕人生”和“回望徐渭”两个部分完整呈现徐渭的一生。二楼共有4个展厅,展示徐渭各个时期的60余幅书画真迹。此外,徐渭的诗歌、散文、戏曲等古籍文献以及其师友圈的著述文献和徐渭后学的书画真迹也同时展出,累计展出文物达百余件。

绍兴名城景区发展有限公司青藤馆区副馆长沈枰萍介绍,为了保证参观质量,展馆原先设定的每小时预约人数为200人,但由于游客参观热情太高,在疫情防控允许的前提下,每小时预约人数增加至400人。即便如此,在客流量较大的双休日,依旧是预约爆满的状态。“日均客流量达2900人次,超过六成是外地赶来的游客、书画爱好者和学者。”她说。

就在上周,杭州沐蓉女子书院将课堂搬到了徐渭艺术馆。学员们一大早就从杭州赶到绍兴,身着汉服,聆听徐渭的故事,欣赏徐渭书画,开启了一趟美学朝圣之旅。“杭州是‘人间天堂’,绍兴是‘江南水乡’,都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乐土。绍兴文化底蕴深厚,将课堂从杭州搬到绍兴,有助于学员更好地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国风雅文化精髓。”南宋文化研究家、文物鉴赏家、沐蓉女子书院山长李飞说,2018年,绍兴博物馆的“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特展就曾让他为之震撼,这一次,“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书画大展。

“文化IP”次第激活

徐渭艺术馆、青藤书屋、老台门、古巷……构成了古城新的艺术空间。在这个艺术空间里,徐渭文化,一个新崛起的“文化IP”正在被激活。半个月来,前往徐渭艺术馆和青藤书屋周边老台门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鲁迅故里、书圣故里、阳明故里、徐渭故里……有着“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之称的绍兴,“文化IP”远不止这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兴“文化IP”正在点亮这座古城。

上周日下午,“网红打卡点”——位于越城区仓桥直街72号的臭豆腐摊,照旧大排长龙。从嘉兴赶过来的大学生刘雨希在排队中刷着“小红书”,物色下一个“打卡点”。“以前觉得绍兴只有鲁迅故里和兰亭,现在,不仅能跟着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打卡名人故居,在徐渭艺术馆看徐渭真迹,还能吃到很多网红美食,这一趟真值!”刘雨希告诉记者,今年,很多同学都来绍兴旅行,掀起了一波“绍兴旅游热”。

“一座城市吸引游客来‘打卡’的秘诀,往往来自于其城市内部形成的休闲氛围,这种氛围来自人文、审美和人气。”市文广旅游局推广交流处处长刘翔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绍兴在文化旅游产业上的不断谋篇布局,“绍兴特色”的城市休闲味日渐浓郁。在他看来,眼下“网红打卡地”的流行,不仅为人们外出旅行提供了新选择,也为城市文旅宣传解锁了新方式,“绍兴”已渐渐成为年轻人旅行、分享的第一梯队旅游城市。

上周末,从上海赶来的斯先生一家专门在位于越城区二环南路的大禹开元酒店住了两晚。“古色古香的房子,小桥流水的景致,这是我到过的最棒的旅游城市和度假酒店之一。”斯先生告诉记者,如今来绍兴旅游,不再像过去走马观花找景点“打卡”,而是找一个地方完整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有会稽山有大禹陵,有小资咖啡馆有可口绍兴菜,大禹文化在这里非常立体了。”

期待更多“活化”路径

文化是绍兴城市之魂,历史和文化赋予绍兴城市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成为绍兴城市最美的风景。如何用好文化艺术积淀,凸显文旅融合特色?古城“活化”期待更多路径。

“绍兴需要更多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李飞说,绍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书画名家辈出,徐渭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让这些看似并不亲民的文化艺术落地生根,是当下绍兴要做的事。比如,举办一些特色文化展,开展研学游活动,等等。

浙江呈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卢超是一位资深策展人,对于这一观点,他也十分赞同。他说,绍兴目前已经不缺人气,但如何把城市文化内涵和形象做更深远的推广,是下一步绍兴在会展活动中可以突破的地方。“首先,要在文创产品上突破。”他说,近年来他们公司在杭州、绍兴等城市陆续策划过一些展会活动,在他看来,文化底蕴与旅游消费变现最好的路径,就是文创产品的突破。

自媒体人潘璐经常参加各种展会,她认为,文创产品是在展会上“留痕”的最好方式之一。近年来她逛各种展会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种东西——展会帆布袋,“这是一个成本较低,但可以借用很多游客的肩膀来宣传城市的最佳‘广告牌’。”前不久潘璐在上海看了一场日本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的设计展,带回来几个售价为98元的光之教堂帆布袋,最后被身边很多朋友抢着要。“如果这次绍兴的徐渭书画展,可以把那幅《墨葡萄图轴》印到帆布袋上,估计会有很多人想带走。”

“来绍兴很多次,每次都希望带一样特别的东西,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卢超表示,现在的90后、00后旅行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特别的旅游体验,文化艺术类展会刚刚起步的绍兴,不妨试试“联名款”文创产品,让文物“动起来”,以多样化的姿态走入年轻人群体。

作者:记者 林佳萍 周梦琪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