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又得麻烦你了。”“什么话,应该的。”5月18日一早,70岁的嵊州市鹿山街道江夏村茭农孙立昌拉着500公斤茭白,找到江夏茭白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汪江宁,让他帮忙销售。
自3月中旬茭白上市以来,嵊州市鹿山街道江夏村不少茭农经常把茭白交由汪江宁处置。对于找上门来的茭农,汪江宁来者不拒,总是尽最大努力争取卖个好价钱,“每天要卖1.5万公斤茭白,其中1万公斤是帮其他茭农卖的。”汪江宁说。
眼下正是茭白采收旺季,站在江夏村的田野上望去,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茭白,一眼望不到头。经过多年发展,江夏茭白早已名声在外,是村民们的致富菜。鹿山街道新市片负责人汪小平介绍,江夏村1000多农户,现有茭白种植面积3000亩,一年产值5000万元,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茭白。
孙立昌便是茭白种植的第一批受益者。上世纪80年代他便开始种植茭白,之后不仅一家人衣食不愁,还早早盖起了新房。“上了年纪后,开始慢慢缩减茭白种植面积,但即使这样,过日子还是舒心的。”孙立昌说。
汪江宁对江夏茭白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40年前,江夏村贫穷落后,村民辛苦劳作一年,到年底也没什么结余。作为生产队长,汪江宁一直在想办法改变现状。后来他通过朋友介绍引种茭白,当年种了3亩,每亩收益600元,这在当时远远高于水稻种植收益。尝到甜头后,第二年他便扩大种植面积,还动员村民一起种植。
此后,江夏茭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2004年,江夏村成立了茭白产销专业合作社,汪江宁任社长。互助合作的模式让江夏人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汪江宁说,江夏村在发展茭白种植的过程中,始终得到当地街道和嵊州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些年来,在嵊州市农科所的支持下,我们不断更新改良品种,茭白上市时间也从不到2个月延长至10个月,效益越来越好。江夏茭白专业合作社如今还向外拓展种植基地,目前已在江山石门镇居家岗村承包了150亩连片水田,种植新品。”
品种品质上去了,产量提高了,摆在茭农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保证销量和价格的稳定。“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开拓新市场。”汪江宁说,他们与嵊州其他4家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普惠蔬菜合作社联合社,抱团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与山东家家乐超市、宁波三江超市、绍兴供销超市等大型连锁超市以及苏州南湾市场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今年3月初,又与新昌相关配送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直供新昌各企事业单位及学校。
“就是不想让茭农在销售事情上费心,一心一意提高品质,让江夏茭白这块牌子越来越响,让茭农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汪江宁说。
作者:记者 陈正军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