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指导员来了,驻村更驻心

2021-05-06 08:0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五一”小长假前一天,驻村指导员制度的先行地——柯桥区兰亭街道谢家坞村,一场80、90后驻村指导员民情大比武火热开场。这是柯桥区为献礼建党100周年而举办的“指导员来了”主题活动。

早在2003年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对选派干部下农村作出重要指示。柯桥积极响应,立即在兰亭展开试点,并在全区推广。次年2月,该做法得到习近平同志的批示肯定。17年来,柯桥区累计派出了区镇两级驻村(社)指导员17批次、5300余人次,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基层创新治理注入了强劲力量。

软弱涣散村帮扶、中心工作推进、发展思路探索……哪里有疑难杂症,哪里就有驻村指导员的身影。在这个群体中,变的是一任又一任“接力”的驻村指导员,不变的是一颗初心守使命的担当和作为。这次参加比武的16名驻村指导员,正是通过网络投票和综合比选产生的优秀青年代表,比武分为知识问答和案例展演两个环节。

“今天是我认识白洋的第987天。”第一个上场的赵臻,是本次比武中年龄最小的驻村指导员,只有25岁。不过,他在安昌街道白洋居驻村的时间已有2年多,已然是个老指导员了。在讲述中,他引用了老书记、村民、商业街经营户对他说的话,串联起近年来村庄的发展与变化。

白洋居是个有着独特人文资源的“宝藏村”,明清两代出过超200名官吏,却一直“养在深闺少人识”。赵臻驻村后,深入研究村志,提出了以孝义文化引领村庄发展的理念,不仅协助村里完成了“五星3A”“清廉村居”创建,还把这一理念落实到惠民实事上,提议并参与建设村史馆,留住了乡愁,为白洋商业街改造出谋划策,让老台门文化“活”了起来。

随后上场的15名驻村指导员,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驻村经验。为了帮村里摆脱落后面貌,稽东镇大桥村驻村指导员李琴放弃双休,连怀孕都不下火线。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后,她又牵头争取社会资本,协助开展村企合作,助推集体经济增收;柯桥街道大渡社区的驻村指导员蒋梦怡,始终坚持“我就是婆婆妈妈”的管家式服务理念,成为社区治理的好帮手,不光帮助居民解决了不少急难事,还常化身社区“老娘舅”,协调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的矛盾……

“今年的大比武,16名选手用生动的案例展演、接地气的实践经验,展现了青年驻村指导员的驻村情怀和工作风采。”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民情比武是个很好的赛比形式,有利于锻炼驻村指导员的综合能力,今后还将持续举办下去。

作者:记者 陈 松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