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绍兴市行政中心往西行驶3公里,就是越城区灵芝街道张市村的旧址。在附近居民的口中,还可以听到这个已经拆迁的村子往日的辉煌。回顾张市村的发展历程,绕不开一个名字——李阿根。
今年77岁的李阿根,是个有着50年党龄的全国劳动模范。“作为一名党员和村干部,就应该努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李阿根说这话时,语气中透着坚定。
1980年,张市村和很多农村一样,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生活困苦,急需“领头雁”带领大伙儿提振士气、寻找方向。这一年,颇受村民信任的李阿根出任张市村党支部书记。
如何带领老百姓共同富裕?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李阿根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力发展纺织业和小型加工业。一开始,部分村民觉得办企业有风险,积极性不高。为此,李阿根着手制定了奖励制度,明确规定创办企业的村民可获得补贴。这样一来,村民办企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进厂当工人也成了村民就业首选。
张市村河溇众多,水系丰沛。李阿根一边带动村民办企业,一边动起了发展水产的脑筋。“那时候发展河蚌育珠、网箱养鱼等还是个时髦的事情。”李阿根回忆。为了让村民尽快掌握这些技术,他常常带着村民跑到外地去考察,翻烂了好几本资料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1987年,村民共创办大小企业16家,年产值达1296万元,利润108万元。1987年河蚌育珠收入110余万元。到1998年,张市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近3亿元,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村里一个又一个大龄男青年找到了理想伴侣,“不少女青年都以嫁到张市村为傲呢!”李阿根打趣地说。
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李阿根也十分重视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他的带领下,1986、1987年两年,张市村仅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资金就达16.5万元。“这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目,但这笔钱花得值。”李阿根记得,其他村的村民间经常发生小矛盾,但在张市村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如今,虽然张市村已经拆迁了,但李阿根仍时时关心着村民们的生活。“村民都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的使命和职责。”李阿根说。
作者:记者 诸丹萍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