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4年前兄妹相约百年后遗体捐赠 昨天先走的94岁哥哥“履约”

2020-07-14 15:34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本网讯 昨天早上5点,柯桥区湖塘街道宾舍村,94岁的朱金土走到了生命终点。中午12点25分,没有花圈,没有敲锣打鼓,朱金土的遗体被安静地推出家门,在家属和村民的目送下,“坐”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车。一切都遵循他生前的遗愿:不办丧事,遗体捐赠。

操办朱金土身后事的,是他的妹妹朱茶花,今年73岁。“等我百年后,也会这么办,遗体捐赠给医学院,为国家为社会作点贡献。”朱茶花说。2016年,兄妹俩便已约定,百年后都要捐赠遗体。

朱金土一生无儿无女,母亲临终前,将他托付给妹妹朱茶花照顾,这些年来,朱茶花一直遵守着和母亲的约定,照顾哥哥的生活起居。

“我哥哥一生虽然过得很苦,但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朱茶花说,朱金土是家里的老大,小时候家里穷,他一直很照顾弟弟妹妹。朱金土一生未婚。随着年纪渐大,村里考虑到他的情况后,将他纳入了低保户。这件事,一直让朱金土很感恩。

2016年,朱茶花偶然间向哥哥提出遗体捐赠的想法,没想到立即得到了哥哥的赞同。“我哥哥说,他这些年一直受政府照顾,没什么能回报的,死后不如捐了吧。”朱茶花说。当年,两人联系上柯桥区红十字会,成为遗体捐赠志愿者。

朱茶花兄妹俩的举动,在村里引起不小轰动。宾舍村村干部告诉记者,农村老人思想保守,之前很难理解这样的举动,朱金土是村里第一位遗体捐赠的志愿者,给老人们做了示范。

今年5月19日,朱金土在厕所摔了一跤,摔断了腿,但他不肯住院,朱茶花只能将他带回家。之后,朱金土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照顾朱金土,朱茶花也瘦了一大圈。

“这两个月来,我们受到很多人的帮助,真的非常感谢。”朱茶花说,多亏了村医邱桐林,每天早中晚三次上门为哥哥换药,还不收任何费用。朱茶花年纪也大了,年轻力壮的外甥便主动接过担子,每天为朱金土翻身、擦洗身子。

身边点点滴滴的善意,一直让兄妹俩感恩在心。今年年初疫情暴发后,朱茶花主动捐了5000元。朱金土得知后,也主动拿出了自己的500元红包。

根据规定,朱金土的遗体将捐赠给浙江大学医学院,为期3年。朱茶花还选择了不保留骨灰生态葬,3年后由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统一安葬在浙江省“生命礼敬”园。

柯桥区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柯桥区共有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赠27例。

作者:记者 杜珊珊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