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本网近期连续报道了迎恩桥、会龙桥、登瀛桥等绍兴古桥屡遭人为破坏的情况,社会各界要求对此加强监管的呼声随之高涨。手机记者了解得知,相关部门已采取行动保护古桥。
自7月份以来,手机记者分别对绍兴部分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如古纤道、八字桥、广宁桥、光相桥、迎恩桥、题扇桥、拜王桥、太平桥、谢公桥、泗龙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和部分被列入“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市文物保护点”的宝珠桥、登瀛桥、锦鳞桥、凰仪桥、大木桥、金龙桥、红门桥等进行了实地探访,确实发现了许多问题,像前期已报道过的迎恩桥、泗龙桥,会龙桥、登瀛桥、锦鳞桥、红门桥外,又发现了如题扇桥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已被野草全部复盖,急需清理;宝珠桥、题扇桥、拜王桥、谢公桥存在因安装“景观灯”而在原已风化了的石质桥体上留下了膨胀螺丝、水泥钢钉、铁抱箍等固定物,对古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等。
据了解,以上情况经媒体曝光后已引起了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的高度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该院已向职能部门——绍兴市城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出了检察建议书,建议该局严格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监管,依法查处文物违法行为;对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排查,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问题,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手机记者从越城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该院已收到越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复函,该局已根据检察建议内容,组织越城区14个镇(街道)开展了辖区内古桥现状排查工作,将根据排查结果,积极会同各属地政府抓紧谋划修缮、监控方案,完善文物保护长效监管机制。同时,该局将建立基本制度,抓紧出台越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建立协作机制,与各镇街、相关部门密切联系,强化合作;打好群众基础,努力营造保护文物的良好社会氛围等。
作者:手机记者 杨春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