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汗水和泪水不会辜负你!”昨天(4月6日),杨小燕上完最后一堂化学课,她用这句话与学生告别,从此结束了自己36年的教学生涯。顿时,鲜花、拥抱、贺卡把杨小燕团团包围,她眼角泛着泪花,是感动,更是眷恋和不舍。
杨小燕是柯桥区鲁迅中学一名化学老师。中等个头、圆圆脸蛋、笑容可掬的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杨妈妈”。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女性,已桃李满天下,曾培养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填补了柯桥区高考历史上的空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杨妈妈”。
善于挖掘“苗子”的好老师
在大多人眼里,女生对理科并不感兴趣。但杨小燕说她是个特例,1978年,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对化学情有独钟的她,毅然报考了化学专业并被顺利录取。1981年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柯桥中学工作,后又调入鉴湖中学。
1995年,岗位再次调动,杨小燕来到刚成立不久的鲁迅中学。这一待,就是22年。不过,从教书第一天起到退休,36年来,她一直从事化学教学工作。
这么多年来,培养了多少学生,杨小燕已记不清楚。但永不忘记的,是她挖掘出的一个个好“苗子”,她就是“伯乐”。
刚到鲁迅中学教书的那年,杨小燕还只是任课老师,其中有个班级的班主任向她推荐了化学课课代表。但在第一节课上,她发现班上的施建兴很特别,上课时眼睛会发光。下课后,通过短暂交流,发现这个孩子化学天赋异禀,是个好“苗子”。
征得班主任同意后,杨小燕让施建兴担任化学课课代表。功夫不负有心人。施建兴同学在1997和1998年二次荣获全国化学竞赛决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一名),并入选由全国13人组成的国家集训队,实现了绍兴市化学竞赛进入国家集训队零的突破,同时也是浙江省第六位被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由于施建兴同学的突出成绩,浙江省首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颁奖大会在鲁迅中学召开。
善于发现普通学习的亮点,是好老师的本事,杨小燕就是这样的好老师。陈璐进校时只是择校生,当时陈璐的成绩在普通班中属于中等偏下。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强,被杨小燕看中,说服领导让陈璐参加了她的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指导与鼓励,陈璐同学各方面进步很大。2002年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浙江赛区)时荣获一等奖,最后被保送厦门大学。
严格但不严厉的“杨妈妈”
“上了两堂课之后发现,杨老师虽有些严格,但并不严厉,更像我们的妈妈。她的耐心仔细认真负责,实在是很让我们折服。”2008年毕业于鲁迅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叶扬在一篇文章里,这样描述杨小燕。
是的,在学生眼里,杨小燕早已被称之为“杨妈妈”。因此,不只是学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她都事无巨细、春风化雨般关心着学生。
曾经,杨小燕发现班级中有一位同学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了解后,发现他原来是因为家境贫困,家人又生病,杨小燕迅速向学校反映情况。为其解决了学费方面的困难。同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并鼓励他:困难只是暂时的,有学校、老师,没有过不去的坎。
学校和老师的关怀,使这位同学舒展了眉头,成绩大幅度上升。但就在高考前半个月,意外又发生了,这位学生的母亲去世。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学校及时给他在生活上予以帮助,杨老师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这位学生终于不负众望,考出了全省80多名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吴杰行是2004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杨小燕是他的班主任。吴杰行进入高中后,前期一帆风顺,在高二时参加全国物理总决赛就获奖,并取得清华的保送资格。但是第二年当吴杰行再度冲刺全国物理总决赛时发挥不佳。他情绪一落千丈,甚至羞于与老师同学见面……在他情绪陷入低谷之时,杨小燕多次找他谈心,一次又一次地对他说:你仍是我心目中最优秀的鲁中学子,挫折和失败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杨小燕循循善诱下,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内心世界的苦斗,他终于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吴杰行参加高考的日子里,“杨妈妈”不知操了多少心。高考前她准时送来茶叶蛋、荷包蛋,保证他考试时有足够的“动力”;临睡前她悄悄送去苹果和“安慰剂”——谷维素,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母亲般的关怀,吴杰行高考终于创下佳绩。
退休后要做个“快乐老人”
“浙江省首届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第十八届春蚕奖”“市级教坛新秀”“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县拨尖人才”“市优质课一等奖”得主……教学生涯,杨小燕获得过无数荣誉。在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产生了7个清华、北大学子,其中2004年任班主任的高三(14)班,吴杰行同学获当年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填补了原绍兴县高考历史上的一个空白。该班共有4位学生进入全省理科前100名,重点上线率达98%。
要给自己教学生涯写点心得,杨小燕这样说,为人师者,重要的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启迪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教他们如何做人,并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36年来,她一直是这么干的。在鲁迅中学各级领导的培养下,自己努力了、付出了,也收获了。把一茬茬学生送进高等学府,是她最大的幸福,人生也充满成就感。
正因此,在昨天的最后一堂课上,她才把“你的汗水和泪水不会辜负你”送给了学生。
对于未来,她已安排得满当当,参加合唱团、练瑜伽、学书法、去旅游,还有进修厨艺,完成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做个“快乐老人”。
在此,我们用“杨妈妈”最后一届学生的话祝福她:像个小女孩一样快乐生活吧!
作者:本网记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