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如今已不再陌生。
然而,就在今天早晨,越城区(高新区)稽山街道下辖多个社区干部集体被一个二维码惊呆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夜之间,该街道有20多个小区的楼道口,均出现一张二维码的“牛皮癣”,让业主们扫一扫,且上面打着小区住户交流群在“圈人”。
社区干部说,小区里随意张贴不应该,但二维码背后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提醒小区居民“慎扫”。
一夜之间,20多个小区均惊现二维码“牛皮癣”
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稽山街道阳光新村小区,在一幢房子的单元入口处,张贴了一张A4规格的纸,上面有一个不小的二维码,并配上“阳光新村住户交流群”的字样。
“这张纸不是我们社区张贴的,我也问了许多居民,都说没有张贴。再说,这个小区已经有业主交流群。”该小区所在的阳光社区主任余女士说,“这种乱张贴的行为,就是制造‘牛皮癣’。”
余女士说,他们社区下辖的4个小区,均出现类似的二维码“牛皮癣”,每个小区都以小区名称吸引业主扫码进入,且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我觉得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更多业主的信息,为之后的目的铺路。”她说。
不仅如此,记者发现,稽山街道下辖鹤池、秀水、美东、渡东等社区均出现了二维码“牛皮癣”,涉及20多个小区。由于二维码“牛皮癣”大规模的出现,这些社区干部都很吃惊,于是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提醒居民,千万别扫码进群,以免上当受骗。
“牛皮癣”出自一人之手,其自称大学生
随后,记者加入了其中几个群,发现建群人为同一人,网名为“杨斌”。杨斌说,他是“越秀”毕业生,目前正在搞一个“我爱生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这些小区里的二维码纸张的确是他们张贴的。
对于建群目的?杨斌解释说:“现在微信是最便捷的交流方式,我们建这个群,就是让邻里间相互交流帮助,提供便民服务。”他说这个初衷应该没问题。按照他的计划,他会在越城区250个小区建立类似的交流群,目前已建立了上百个。
对于该项目是否盈利?杨斌说,他会去找赞助商,但不会以盈利为目的,也不会涉及到群内业主的个人信息。
那么,为何要到小区里大量张贴二维码纸张?杨斌说,因为他之前也找社区干部沟通过,但没有如愿,因此自发在小区里张贴,的确在多个小区张贴。因为二维码在七天后失效,过了七天,他会主动把这些纸张处理掉。
对于杨斌的解释,一些社区干部予以回应。他们说,如果没有征得同意,就在公共场所四处张贴,这完全是制造“牛皮癣”的行为,不允许也不提倡。身为大学生,更应该注意文明举止。
作者:本网记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