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4点,绍兴网记者联系上王辉(化名)的四叔时,他们正在回家的长途汽车上。“顺利的话,明天下午就可以到上海了。”王辉的四叔激动地说。大学毕业后因为混得不好,绍兴沥海人王辉在深圳流浪了十余年,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王辉打开了心结,在2017年春节来临之际,终于与家人团聚。记者连线深圳记者、志愿者和王辉四叔,了解了这起令人唏嘘的事情。
流浪汉中,蓝T恤年轻人交流能力强
1978年出生的张世伟,在深圳打工20多年,目前是深圳市“让爱回家”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
王辉给老父亲披上衣服
1月15日中午12时许,张世伟等3名志愿者在外寻找流浪者,除了为流浪者提供一些简单的帮助外,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帮他们回家。在深圳罗湖区人民路高架桥下,有一堵围墙,围墙边有个梯子。张世伟爬上梯子,想查看一下围墙内的情况。
王辉接受广东记者采访
这一看,吓了一跳,围墙内有四五个流浪汉在睡觉。随后,张世伟主动走近这些流浪汉,并与他们交流起来。其中,有个穿蓝色T恤的年轻人,表达能力比较强。这个年轻人,蓬头垢面、胡子拉碴,但看起来有些书生气。
志愿者就是在一堵墙边发现了王辉
通过交流,该男子自称叫王辉,曾读过大学,老家在浙江绍兴,已经在深圳流浪了十多年。“很多流浪汉并不愿意回家,有心结,所以我们并不直接说帮他们回家。”张世伟说。得知王辉没有身份证,张世伟就说能帮助他办理身份证,并让王辉把家庭地址写了下来。
拿到了王辉的家庭地址后,张世伟立即联系了上虞区沥海派出所。通过派出所,张世伟很快联系了王辉的家人。
张世伟说,因为不清楚王辉是否打开了心结,他不敢贸然让王辉与其家属见面。17日中午,待王辉家属赶到深圳后,他来到王辉生活的大桥旁。至此,王辉与父亲等家人见面了。
见到父亲那一刻,他当场跪在地上
“爸,你怎么来了……”父子见面后,王辉当即跪倒在地,泪流满面。一旁的老父亲,两鬓斑白,也泣不成声。
见面后,王辉和家人在深圳东门的一个饭馆里,吃了10多年来的第一次团圆饭。王辉的四叔点了一大桌子菜,还要了两瓶啤酒。菜一上桌,四叔不停地给他夹菜,但王辉吃得并不多。
王辉父亲从随身携带的行李袋里,翻出一小瓶喝了一半的白酒。四叔称,这是前一晚,王辉父亲睡不着而买的酒。十几年没见儿子,也无任何音讯,突然得知儿子还活着,王辉父亲既担心,又高兴,多种情绪夹杂在一起难以入眠。
志愿者与王辉一家人合影
第一杯酒,庆祝一家人团圆。王辉一口气喝光,坐在一旁的二哥又给他满上。席间,王辉话不多,一直低着头,吃得也少,但一直噙着泪,不时摘下眼镜拿起餐巾纸擦去眼角的泪。除了牙齿有些黑黄,指甲有些脏,今年38岁的王辉穿戴还算整齐,看上去与普通人无异,一副金属框架眼镜更让他与其他流浪者不一样,更多了几分书生气。
老父亲说,他儿子失联多年,家人曾无数次跑到派出所和公安局做失踪人口登记和查询,由于一直未发现王辉的身份证使用记录,家人觉得找到他无异于“大海捞针”。王辉是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如今哥哥们都已成家,家人还一度以为王辉“不在了”。
“混得差”没勇气回家,他选择了流浪
据王辉的叔叔介绍,王辉1979年出生,性格内向,毕业于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专业,毕业后一心想找份与专业对口、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对生活并没有太高要求。2003年大学毕业后,他投奔在上海承包建筑工程的大哥,帮大哥打杂并管理一小片葡萄种植基地。但在上海仅一两年后,王辉便不辞而别,自此十多年间与家人再无联系。
王辉在接受深圳等地媒体采访时说,他当年选择从上海南下深圳,仅是因为听同学说深圳冬季很暖和。但刚一踏足深圳,王辉的身份证和毕业证便都丢失了,正规公司进不了,只能靠给人搬货、卸车等来谋生。
明明知道回家补办证件,就能重新过上“正常”生活,但王辉却没有选择回家,理由是觉得自己混得不好。后来,他以打零工、捡纸皮为生,过上了流浪生活。
十多年来,王辉觉得自己在深圳不是闯,而是混。“混的很不好,没勇气回去。”王辉说。但是每年春节,是他最想家的时候,想念父母和兄弟。只可惜,他没有这份勇气,只能独自流泪。
《南方都市报》记者何双美说,尽管王辉流浪这么多年,但他思维清晰。在与他父亲吃饭时,还不停地给父亲夹菜。希望他能打开心结,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过年了,在外闯荡的游子,不管有钱没钱,都回家过年吧!
作者:记者 王晓宏 图片由张世伟提供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