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绍兴镜湖金融城建设迎来关键性进展。中国农业银行绍兴分行新址装修基本完工,预计本月内将全面完成验收并正式启动搬迁。作为首批入驻华发金融城的金融机构之一,农行的此次迁址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标志着绍兴“金融向北”战略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项目现场,农行所在的6号楼外立面已完整呈现,建筑整体现代大气。工人们正在营业厅区域进行灯具安装、地面找平等收尾作业。据施工人员介绍,新大楼1—2层为营业大厅,3层、5层及8—13层为办公区域。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大楼移交、物业管理等入驻筹备工作。
不难看出,银行从老城区迁到这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老城区空间受限、交通拥堵,制约了银行网点的服务升级和业务拓展。随着绍兴城市框架不断北拓,镜湖新区已逐步承接老城区的一些核心功能区块,朝着城市新能级迈进。
新址区位优势更明显,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车程缩短至40分钟,至宁波舟山港仅需1小时,显著提升了金融机构对接长三角客户的便利性。这种时空距离的压缩,正是绍兴融入长三角“大湾区时代”的直观体现。
对比老城区网点,新址在功能布局和服务理念上有显著升级。不仅新营业厅面积扩大可满足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加多元的需求,而且新办公楼采用绿色建筑标准,办公环境更舒适,会议、培训设施也更完善,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金融人才。
此外,建设银行也已签订征收置换协议,建行大通支行将入驻9号楼,目前正在进行装修进场准备工作,预计12月底完工。
据了解,整个绍兴国际金融活力城总投资220亿元,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其中近50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空间将承载区域金融中枢功能。168米高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总部集群及五星级酒店等配套,共同构筑起“镜湖3.0时代”的城市新封面。
追溯城市发展脉络,绍兴已在20多年前启动城市北进战略,先后经历了镜湖1.0时代的大滩板块生态培育、2.0时代的外滩—洋江路商业开发,直至当前以金融产业为核心的3.0阶段,这一演进过程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形成共振。
绍兴镜湖新区开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金融业务受限于老城区空间资源,金融城的建设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试验田,首批金融机构的落户印证了市场对这一规划的认可。
为支撑金融城功能需求,配套的华发金融城未来社区已初步建成。该社区规划面积近80公顷,涵盖6个住宅小区,其中5个已交付使用。
作为2021年获批的钱塘江金融港湾绍兴联动建设区,社区突出“金融+”特色,着力构建传统金融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在已通过初验的社区邻里中心,4300平方米的空间集成了多项创新功能。
灵芝街道金融城社区党委书记王国正介绍,社区特别打造了“金邻”共享空间,配备金融集市、居民议事厅等特色区域,并通过智能系统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
即将上线的社区小程序将整合数十项服务功能,为约1.9万居民构建“5分钟生活圈”。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设计巧妙融合书法艺术、黄酒文化等本土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随着首批金融机构陆续入驻,镜湖金融城将逐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绍兴深化“融杭连甬接沪”战略提供重要支撑。这一进程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拓展,更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标志着绍兴从传统产业城市向区域性综合枢纽的跨越。金融城的建设成效,将直接影响绍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和竞争力提升。
(内容来源:越城发布)
作者: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