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今日宜去绍兴美丽乡村,喝喝咖啡,给身体“充会电”

2025-10-08 15:59

来源:

这个国庆,你反向旅游了么?告别人海,走出“信号区”,换个地方“慢充电”,在忙碌中找回松弛感,成为不少人旅游的新选择。在绍兴越城,也有越来越多年轻的主理人,将目光投向乡村。他们在乡村土地上勾勒出咖啡店、面包工坊等多元消费新场景,为寻觅诗意的游人搭建栖息地。

在皋埠街道攒宫村下新埠,一座占地近20亩的花园农场咖啡店“深山涧”,正以花团锦簇的景致吸引着八方游客。谁能想到,这片如今种植着200余种植物,随处可见竹林、花海与小木屋的“打卡胜地”,曾是一片无人问津的烂泥荒地。

“从铺草皮、种花草到搭建木屋,每一步都朝着梦想中的样子推进。”主理人蒋兰兰凭借对美学的独到理解,依据植物的高低、颜色与层次进行艺术化搭配,让“深山涧”自今年4月开业起,便收获了“现实版莫奈花园”的美誉。

更具特色的是,店内菜单随季节更迭——秋季限定的“五谷丰登”巴斯克蛋糕,采用农场自产的板栗、南瓜、紫薯等作物;春季招牌饮品“莫奈花园”,则点缀着花园现采的新鲜花瓣,为顾客带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店内的秋季限定布景

在鉴湖街道坡塘村,也有这样一份诗意等你发现。沿着坡塘村的乡间小路前行,一片青绿稻田旁,“山窠窠 Sankoko”咖啡店静静矗立。这家让顾客直呼 “远离尘世喧嚣” 的小店,背后藏着1996年出生的主理人章哲红的乡村情怀。

曾是外企上班族的章哲红,热爱徒步、露营等户外活动。一次偶然路过这片稻田时,她被大树下的蝉鸣、田野里的割稻声打动——“聒噪却让人莫名放松,所有压力都随之消散”。

于是,她萌生了改造稻田旁老房子的想法:“这么美的风景,不能只藏在一隅,要让更多人看到。”

今年5月,章哲红租下老房子,与小伙伴一起除草、刷漆、监工,还将改造过程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她幽默地称自己为“店委书记”,用亲切的态度拉近与顾客的距离。

自9月21日试营业以来,稻田、古树、果园与小院、躺椅、秋千组成的景致,让“山窠窠” 成为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坐在稻田前喝咖啡,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顾客吴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小小咖啡店的独特魅力。

在富盛镇上旺村,CycleLiving 乡村石窑面包工坊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石墙、复古的陶砖窑炉、满架中古烘焙器皿,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废弃接待站。

而将它“唤醒”的,正是长三角“面包界顶流”品牌“Cycle&Cycle”的创始人陶立群。

CycleLiving 前身

“乡村缺乏人气与活力,品牌入驻能注入新生机,同时品牌回归自然、贴近乡村,也契合人们追求健康本真生活的理念。”基于这一判断,陶立群将目光投向了上旺村,打造集“窑烤面包坊+主题民宿+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

2024年1月,CycleLiving一期面包民宿运营;今年7月,二期石窑工坊开放;目前三期项目正火热建设,将结合在地文化与国际化视野,让更多人感受乡村魅力。

CycleLiving一期面包民宿

在这里,游客既能品尝新鲜窑烤面包与特调咖啡,也能吃到融合绍兴特色的美食——梅干菜五花肉披萨、芝麻酱拌豆薯、富盛青豆泥烩饭,每一口都是在地风味。

如今,CycleLiving已成为绍兴的“活招牌”,每到周末及节假日,能卖出近千杯咖啡、上百个面包,源源不断吸引本地与外地消费者。

“乡村并非沉寂的土地,只要将自己的特长与当地实际结合,大胆创造实践,乡村大有可为。”陶立群的话,不仅是对自己项目的期许,更道出了众多回归乡村创业者的心声。

从“深山涧”的花园美学,到“山窠窠”的田园情怀,再到“CycleLiving”的品牌力量,这些由年轻创客们主导的新业态,正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旺盛的生命力,重新定义着乡村的价值。也正因他们的存在,越城的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更多人在城市生活工作忙碌之余,也能有一方诗意家园,去放松身心。

(越牛新闻综合越城发布)

作者: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