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星星的孩子”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今年,浙江省将0—6岁儿童免费孤独症筛查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绍兴市越城区积极响应,通过构建“基层初筛+专科复筛”的阶梯式筛查模式,建立健全儿童孤独症防治网络,惠及全区4.6万余名适龄儿童。
幼儿参加孤独症筛查
2岁的张一一(化名)正是在这次筛查中得到了关键帮助。半年前,1岁半的张一一在越城区东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时,中心儿童保健主治医师张玲在进行孤独症筛查过程中发现他在语言、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孤独症筛查是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儿童发育筛查检测、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以及预警征象筛查来进行判定的。该儿童1岁半时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或妈妈,不能按要求指人或物,与人无目光对视,这些都是孤独症的高危表现。”张玲告诉记者,得益于孤独症筛查民生实事项目的开展,孩子被迅速转诊至上级医院,经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专业评估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经过3个月系统干预,目前张一一已能完成简单的一步指令,眼神对视也略有好转。
“真的非常感谢这次免费筛查,让我们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阶段就发现了问题,医生第一时间帮我们转诊,没有耽误病情,也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虽然康复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看到了方向和希望。”张一一家长说。
张一一参加养育照护小组活动
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尽管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孤独症的方法,但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改善孤独症患儿的不良预后,让孤独症患者获得部分生活自理和自我照顾能力。
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
在越城区,像张一一这样的孩子并非个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初筛发现疑似孤独症儿童575人,完成复筛567人,其中确诊32人,为“早干预”争取了宝贵治疗时间。
“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干预越早,效果越好。一岁半是较理想的干预起点,两三岁孩子配合度更高,若拖至七八岁,康复难度将明显增加。”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科长刘丹表示,孤独症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作为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该要积极主动接受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
孤独症成因复杂,通常认为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每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成长,都伴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但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够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点亮更多人生可能。
目前,越城区正在持续推进免费孤独症筛查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努力实现“发现一例、干预一例、守护一例”,让更多“星星的孩子”在成长早期得到及时、温暖的支持。
“儿童健康无小事,特殊群体更需要精准帮扶。”越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越城区卫生健康局将持续优化筛查服务流程,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完善转诊干预机制,切实提升儿童健康服务水平,以更有温度的服务护航全区儿童健康成长。
(内容来源:越城发布)
作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