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年修路条石现身绍兴!实证晚清道路修筑史

2025-08-26 14:52

来源:

近日,在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相家桥北海路西侧立面底部(相家桥9号民居门口),一块刻有“光绪丁酉仲夏,张绅监督,石匠贺增福承修四丈三尺六寸”字样的历史条石引起文史爱好者关注。发现者、绍兴市文史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水福介绍,该条石记录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道路捐修信息,是反映晚清时期绍兴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实物证据,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刻有捐修信息的条石。

8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相家桥9号民居门口,发现这块条石依然完整地镶嵌在路基侧石底部。不过,条石上的字有几个不那么清晰了。据附近居民说,今年这段路进行了修整,使得路面抬高,导致部分字迹压在了底下。

金水福是条石研究爱好者。去年11月,他在古城闲逛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块条石,当时条石上的字还比较清晰完整。金水福说,古代为修路专门刻石的不多。即便刻了石,因为路面经常修,刻石也容易被当成材料使用,很难保存下来,因此这块条石就显得比较珍贵。

清光绪年间的四丈三尺六寸约合现今14米,该路段南至西小路,北至北海桥,全长约100米,可以理解为是西小路至北海桥、光相桥东的连接段。该路段应是由若干乡绅和石匠共同捐修,其中贺增福捐修其中一段,约14米。

金水福梳理了这条路的大致变迁史。该路段修建于光绪丁酉年即光绪二十三年,比绍兴境内首条公路——萧绍公路的修筑(1922年)还早25年。这表明在当时,绍兴城内外道路基本是在古道基础上修建的石板路和碎石路。

该处道路经过捐修后成为石板路,衔接上、下大路,北海桥,光相桥等水路要冲。民国11年(1922)萧绍公路兴建,公路接入绍兴城区,此处建成环城公路,带有题刻的本条石被覆盖,道路标高抬升,重建为汽车公路后此条石被完好地保存至今。这块条石经历了128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绍兴城市交通的变迁与发展。

文史专家指出,这块条石的发现,将绍兴城市道路建设的历史实迹向前推进了25年。它是晚清道路修筑的实物见证,填补了晚清绍兴城内道路修筑史料的实物空白。条石记载的光绪二十三年前后,很可能是绍兴古城内较大规模道路建设的年份。《绍兴府城衢路图》绘制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因此,这块条石可以说是《绍兴府城衢路图》的相关实证文物,十分珍贵。

条石也再次证实晚清绍兴府城内浙东运河两岸的大路上岸(今名上大路)、大路下岸(今名下大路)是绍兴古城的交通要道与商业核心。该处兼有水陆之利,前街店铺林立,后街临河设埠,货物经运河转运,形成“一河两街”格局,支撑了当时的商贸繁荣。这一发现对于当前上大路文商旅街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街区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为文商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历史底蕴。

有文史专家建议,将这一历史发现融入街区景观设计和文化展示中,比如在条石原址附近设立解说牌,简要介绍这块条石的历史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被尘封的修路往事,让游客在游览现代商业街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今日越城)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吴可蒙 文/摄 编辑:傅一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