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郑国祥在绍兴府山上新发现一棵巨大的樟树,该树树冠上伸出的分枝枝干就达20多米,胸围达4米多。
府山巨樟,3人都合抱不过来。
山坡上藏着无名“樟树王”
昨日,记者随郑国祥从绍兴博物馆旁边道路上府山,步行不到5分钟,在一隐蔽的山坡树林中找到了这棵巨樟。该树在1米多高的地方分出3个巨大主干,每个主干都粗壮异常,远远超出了周围树木的尺寸。树冠更是遮天蔽日,宛如一把巨大的绿色伞盖,为下方植被提供了充足庇护。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条分枝的长度达到20多米,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伸展,蔚为壮观。
身高1.7米的郑师傅用环抱的方式测了一下该树胸围,发现张开双臂环抱三次也抱不过来。
“这棵无名樟树胸围已接近市民耳熟能详的延安路‘千年古樟’了。”绍兴市古树名木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沈建昌告诉记者。
“千年古樟”是长在延安路路中央的一棵古树名木,20世纪80年代道路拓宽时,为了保护它,最终决定“路让树”。该树古树名木保护牌上写着,树龄已有1042年,树高13米,胸围4.5米,平均冠幅约达15米。
“府山无名樟树高度远远不止13米,冠幅更是巨大,目测其冠幅几乎是‘千年古樟’两倍。另外,‘千年古樟’因为衰老、虫蛀等原因,形成了巨大的树洞,而府山这棵樟树树干紧实,这也显示它要‘年轻’得多。”沈建昌表示,树木的树龄并不是凭树干胸围、高矮、树冠大小确定,需要有关专家进行科学测评。但根据一般樟树生长规律,该树树龄应该在100岁以上。
入围“古树名木”有标准
这棵树有怎样的历史,值得保护吗?记者联系了越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此前,中心已组织专业人员,在郑国祥带领下多次到此地观察、测量,了解其生长情况。
“这么大胸径、体量的樟树,确实很难得。”越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徐越珉介绍,该树直径在1.4米至1.5米之间,胸围4米多,生长情况良好,树干上没有发现空洞、开裂现象。该树树冠巨大,长达20多米巨枝倾斜生长趋势明显。该树生长区域在府山公园,管理权限上归属越城区文旅集团下属的城市广场管理有限公司。该中心会把该树的生长情况、保护措施等形成文字发函给越城区文旅集团。
“府山上人来人往,这么巨大的一棵樟树,之所以一直没被发现,就是因为位置太隐蔽,山坡中周围都是高大的树木,如果不进入树林仔细看,的确很难发现。”郑国祥告诉记者,发现这棵巨大的樟树后,他开始留意府山上别的大树,结果找到了9棵胸围在2.1米至3.5米之间的大樟树。这些大樟树有没有故事,到底树龄多少,是否属于古树名木,希望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排查。
“樟树王”和这9棵樟树是否为古树名木?越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还有待认定。古树认定有客观标准,要等国家普查时申报,申报后经专家鉴定和上级部门批准才能最终确认。“一是树龄标准,通常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二是分级标准,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三级古树,树龄100-299年。”
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新阶段。绍兴现有古树名木92536株,占全省总量的33.9%,位居全省首位。在越城区范围,已认定古树名木137棵,树龄均在100年以上,它们或国内外稀有,或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或有重要科研价值。这137棵古树名木中,胸围能够达到或超过4米的只有古樟,一共11棵。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殷俊 文/摄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