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湾区科学园区、湖滨98广场,已有不少店铺在外摆了。”昨日上午,绍兴越城区迪荡街道党工委书记盛瑜告诉记者。记者随后从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越城区已在探索放宽“店铺外摆”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商家将餐桌等摆到店外。
据了解,今年3月中旬召开的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提出,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协调解决外摆集中区停车难问题。杭州、舟山等地“闻风而动”,率先试水“店铺外摆”。以杭州为例,该地已推出“外摆新政”2.0版,可外摆范围从市中心扩大到了全市97个商圈、街区,外摆类型也扩展到了主题市场、文艺展演点等不同类别。前不久,杭州又推出提振消费“十允许、三服务”举措,进一步将外摆放宽到一些符合条件的临街小微店面。
“在不影响街区整体环境和车辆通行情况下,商家只需要来备案、签承诺书,便可以‘外摆’了。”迪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邱坚告诉记者,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来申请“外摆”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店门口的环境卫生由商家自行负责,不符合要求的,我们会进行提醒或警告。从目前看,商家的素质还是挺高的。”
“原则上,只要镇街同意就可以了。”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放宽“外摆”,在激发消费活力的同时,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综合施策,做好前置服务”。
“往往是那些自发形成的场所,比如我们这里的后备箱集市,生命力最强。”迪荡街道工作人员说,只要合理引导,“外摆”或许最能体现古城烟火气。以后备箱集市为例,一开始车辆占道、垃圾落地、噪声扰民等问题也有,街道及时联合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有序引导,“环境整洁了,人气更旺了,烟火气也保住了。”
迪荡街道有关人员认为,今年,越城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鼓励相关商家推出夜间“延时经营”模式,创新构建更多消费场景,其实不妨将“外摆”与夜间经济联系起来,以点亮“新夜态”。
“绍兴天地、大悦城、银泰等大型综合体可以先行先试,府横街、仓桥直街的临街商铺也可以尝试起来。”越城区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商圈、街区基础条件相对成熟,适当的“外摆”也不太会影响车辆通行,“在创新举措方面,要敢于打破常规”。
放宽“店铺外摆”后,某些区域势必出现停车难问题,如何更好协调解决,这是部门镇街要重点思考的。热心市民周先生提到,金华的做法可以借鉴:在部分重点商圈周边人行道设置临时快递、外卖停车区域,对首次在人行道临时停车被监控探头记录,经手机短信等形式提醒后10分钟内驶离的,免予处罚。“就是要想方设法为‘外摆’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周先生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乙炳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