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迪荡湖公园咋了,市民看了直 “摇头”!

2024-01-03 08:45

来源:

近日本地网站有网友反映,近段时间,绍兴越城区迪荡湖公园里面的亭台廊桥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这本是件好事,可其中一些牌匾上的字体却让人直呼看不明白。

记者从迪荡湖公园西门进入,沿环湖步道走了约1600米后来到了网友反映的那座廊桥,该桥名为廊亭桥,桥两边都建有古色古香的长廊,其中一侧长廊牌匾上写着 “迎春”二字,但相比规范汉字,“迎”字多了一撇,而另一侧长廊的牌匾上也写了两个字,字体看起来比较潦草,一般人还认不出来。

游客 :这是里啥,我不认识的。

游客:秋里,秋什么,秋里,左边那个(字)不太认识。

游客:秋鱼,一条鱼的鱼。

游客:我真的不认识,两个都不认识,一个秋字,另一个(字)是我吗,不是鱼吧。

有游客表示虽然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但这种字体似乎是古书上的字,还是挺有特点,不过多数游客觉得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牌匾传达不了任何字面意思,如同一个摆设。

游客:公共场所的字总要让人家看得懂,大众看得懂,这样写,多数人都看不懂,没意思。

除了这处地方,记者发现,之前经过的公园西大门和其中一个凉亭的牌匾上面也是类似潦草的字体。对此,记者也请教了兰亭书画研究院院长祝人良,他告诉记者,长廊上的两个字为“秋思”,此外,西大门和凉亭牌匾上的字分别为“金风门”,“万里亭”,秋思,金风门,万里亭三组字体为草书。祝人良觉得,公共场所还是尽量提倡使用规范字,才能更好传达字面意思和审美效果。

兰亭书画研究院 院长 祝人良:迪荡湖公园也是属于公共场所,公共场所面向的都是百姓,(牌匾上的)草书书法家是能看懂,很多老百姓草书不一定能看得懂。我的想法公共场所最好用行书啊,楷书啊还有隶书这些大家都能看懂的,尽量不要用草书。因为我们面向的都是大众。

随后记者也将情况反映给迪荡湖公园物业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有政协委员提出,迪荡湖公园也属于城市地标,里面的桥梁和亭子等应该要有名称,之后相关部门落实了这个议案,组织专家对公园内的15座桥梁,4个亭子以及4个长廊进行命名,在公园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时加以标识,这部分刻在牌匾或者石碑上的字体有些是从古代书法名家的字帖中临摹的,有些是邀请书法协会的专家写的,有楷书,草书,艺术字等等,而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他们在工程验收环节时也会进行调整。

作者:记者 颜健 见习 张雨昊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