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古城最后一个城中村拆改启动

2023-12-10 08:47

来源:

在2023年的年尾,绍兴古城迎来一场备受关注的“告别”:越城区塔山街道塔山村启动最后一期拆改工作,这意味着9.09平方公里的绍兴古城范围内,将再无城中村的存在。

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城中村一度起到了促进产业发展、承接人口迁徙等作用,但随着文商旅深度融合以及“全城申遗”目标的提出,城中村越来越难以适应古城的发展。

“村”不动,“城”难兴。对于绍兴古城来说,告别最后一个城中村,也是为后续整体保护利用提供施展空间。

见证城市化快速推进

在塔山片区旧城改造工作指挥部,记者看到一幅塔山村拆改示意图:虽然只是一个村的拆改,却涉及草籽田头、大树下、钱王祠前、陶家溇底等14个地块。这14个地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散落在塔山街道各个区域,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城中村风格。

成立于1955年的塔山村,曾是绍兴有名的大村。村干部张宝福介绍,塔山村刚开始时面积很大,西至环城西路,东至五云门,北至人民东路,南至环城南路,古城南片几乎都是村里的土地。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塔山村的土地被陆续征用,用于建设市中医院、建功中学、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和罗门、望花、花园等多个小区,以及稽山路、延安路、环城东路、投醪河路等多条城市道路。原本完整集聚的土地,也因此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地块。

“政府向村里征用土地,加快了城市发展,城市集聚起产业和人口,又给村里带来了机会。”塔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塔山村抓住改革开放和城市化机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老绍兴人熟悉的自行车厂、新建布厂、茶叶机械厂等企业都位于塔山村内,此外还有农贸市场、竹木市场、满天红市场等多个专业市场。

原先的塔山竹木市场。(资料图)

上世纪90年代末,塔山村4家集体工业企业完成转制,村级保留农贸市场、竹木市场、满天红市场等3家专业市场以及神州大楼、聚龙轩大楼、人才楼等一些主要房产。此后,塔山村通过市场和大楼运营出租,继续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外来人口持续流入,塔山村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用张宝福的话来说:“受益于城市初期的发展,此时的‘城’和‘村’,处于相互成就的‘蜜月期’。”纵观各地城中村的发展历史,在城市化迅猛的地方,当地在处理不同权属土地的过程中,也乐于采用各种折中措施,以实用主义来推动这一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中村的出现与繁荣,恰恰是城市初期快速发展的证明。

已不适应古城发展需求

经历了初期发展的古城,很快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工业企业、机关单位、城中村集聚,把有限的古城挤得满满当当,文商旅作为绍兴的优势资源,在古城内显然有些施展不开。

于是,工业企业腾退,行政功能疏解,城中村改造也提上了日程。2009年起,塔山村先后拆掉渔场及周边房屋进行一期安置房建设,拆掉罗门畈及柳桥下村、居民房屋进行二期安置房建设。“一部分村民住进楼房,让剩下的村民着急了起来。”张宝福说。

这是因为城中村的村民对比城市居民,在生活质量上相形见绌。“人员杂、道路窄、停车难、没绿化,居住体验差。”家住陶家溇底的诸先生对此深有感受。金大姐住在大树下的二层平房里,房子因年代久远而显得陈旧,同时由于周边都是楼房,也对采光造成了影响。


塔山竹木市场地块已开建搬迁安置小区。(效果图)

2023年,越城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全力破题塔山村整片拆迁改造,为打造世界级文旅会客厅和古城申遗创造条件。在塔山街道有关负责人看来,回应城中村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推进塔山村拆改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塔山片区旧城改造工作指挥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次的安置房位于正在建设的竹木市场地块以及原塔山宾馆地块和罗门畈、印刷厂地块,其中竹木市场地块的安置房预计明年6月交付。据了解,这批安置房均为6层电梯房,学区保持塔山小学、建功中学不变。

这次的安置政策也让塔山村村民倍感期待。徐大姐一家三口挤在30平方米出头的平房里,根据这次的优购政策,花11万元就可以拿到一套60平方米的电梯房。“太好了,新房子就隔了条马路。”世代住在大树下的金大姐一家对安置房位置很满意,“毕竟在这一片生活了这么多年,还真舍不得周边的街坊邻居。”

为古城保护利用腾出空间

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2500多年而城址未变、文脉不断,依托山水格局、名胜古迹、名人资源衍生而来的文商旅业态,应该成为今后古城破局发展的制胜法宝。

记者了解到,本次拆改涉及的14个地块中,除了少数已经确定用作安置用地和改造提升用地,大部分地块的用途还有待明确。

塔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认为,绍兴古城提出“打造世界级文旅会客厅”的目标,但发展空间已近饱和,正缺地方落脚“大好高”文商旅项目。塔山街道景区、酒店、商场众多,具备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借此轮塔山村拆改正好为后续发展腾出空间。

这方面,风越里便是一个成功的先例。曾经的柴场弄老旧居民区采用微更新的改造模式,基本遵循原有的肌理和风貌,仅拆除2000多平方米旧建筑,保护修缮3处台门建筑,让传统艺术和现代潮流在巷弄间相互融合,很快就成为年轻人打卡消费的文旅新地标。

2019年起实施的《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中提到,古城保护利用应当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从塔山村的拆改来看,一些自然人文景观值得保护关注。

像延安路大树下地块的拆改,难免让人想起那棵已经存活了1042年的樟树。塔山片区旧城改造工作指挥部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大树下地块涉及的民房拆改,距离这棵樟树尚有近百米距离。拆改过程中,他们会特别注意做好类似的文保工作。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的阶段性产物,继续横亘在古城之中,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作为古城内最后一个城中村,塔山村的拆改,对于“村”来说是重生,对于“城”来说是机遇。

“城中村的退场,解决了古城保护利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有助于相关部门树立全城视野、统筹全域资源,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为打造‘世界级古城’做好串联文章。”市名城办有关负责人说。绍兴古城正围绕“一城一桥三故里”整体格局,全力推进近300亿元的文旅项目群,加快各景区串珠成链、联结成片。

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积淀,让绍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谢兴财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