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曾经爆火的绍兴迪荡湖夜集市已消失,年轻人换地再战

2023-11-20 08:44

来源:



天冷了,1051文创园的夜集市内搭起了帐篷,还放了暖炉。(见习记者 张伊力 摄)

今年夏天,越城区迪荡湖附近的后备箱夜集市红极一时,附近甚至出现交通拥堵。然而随着天气转冷,生意淡了,人也越来越少。11月16日傍晚,当记者来到这里,却发现原本热闹的集市已经一辆“生意车”都不剩了。

不过,记者探访发现,位于越城区稽山街道的1051文创园里,仍然有一群年轻人还在坚守,其中部分是从迪荡湖转战而来。

摊主自购装备“加热”摊位

当晚,记者来到1051文创园的夜集市内,一旁的停车场里已经停了不少车。由于天气转冷,夜集市步行道的一侧设置了摊位,大部分摊主都是年轻人;另一侧则已经搭起了挡风的帐篷,帐篷内摆放着桌椅和台灯,来往的食客可以在此落座闲聊,周边还有乐队驻唱。

长长的步行道旁布满了各色美食,香气在集市里蔓延。但与小摊一侧热气腾腾、烟火味十足的景象不同,集市内来往的顾客并不像夏日里那么多,帐篷内也还有不少空位。90后小马是“罐罐奶茶”的摊主,她的小摊从晚上6点半开始营业,一直到10点半。虽然顾客不多,但她仍然乐在其中。小马和朋友两人对摆摊投入了极大热情,她们一起整理了抖音上比较火的几种夜市美食,最后选定了女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云南特产——罐罐奶茶。由于白天还要上班,她们就利用业余时间去采购、制作、品尝。

“现在天气冷了,来的人明显比以前少了。”小马说,这些天夜间气温已经降到10℃左右,为此她还特意购入电暖炉和小火锅,即使在冷风中摊位周围依旧是暖烘烘的。

“摆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边玩边赚钱,周围不少别的摊主也都是这样的想法,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虽然赚得不多,但很自由也很快乐。所以我想我们会一直摆摊下去,除非真的没顾客来了。”小马说。

“做绍兴晚上9点后最后一盏熄灭的灯”

“冬季夜集市最大的难点实际上就是天气太冷了,很多人不想出门了。”1051文创园运营总监王伟成告诉记者,最近气温走低,加上昼夜温差大,夜集市受到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当前如何做好夜集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051文创园自今年8月起开设夜间集市,主要由小吃、酒水和音乐三大块组成。从炎夏进入寒冬,集市管理方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最近为应对天气转冷,他们购买了防风帘和围炉,为前来夜游的市民搭建起一片温暖的驿站。同时他们也加强了用电安全管理。

“我们要做绍兴晚上9点后最后一盏熄灭的灯。”王伟成说,他们会最大程度地为摊主们创造一个好的营业环境,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冬夜可去的、温暖的空间。

夜间经济如何寻求突破?

“当前,我国旅游已处于散客时代、自驾时代,除了景区景点,一个城市的市容环境、市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日益成为游客的关注点。”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规划开发评审专家、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表示,绍兴古城旅游的转型迫在眉睫,而培育发展夜间经济是有效手段,也是当务之急。

“我们不但要把鲁迅中路创建省级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做好,还应扶持繁荣环绕古城的迎恩门水街、偏门鉴湖水街、稽山园水街和世茂广场水街等特色休闲街区,以‘舌尖上的越文化’,打造以年轻群体为消费主力军的网红休闲美食街,使整个古城真正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鲁锡堂说。

随着绍兴进入地铁时代,地铁带来的人流量成为拉动周边地区商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地铁站口经济商圈,并带动地区消费的积极因素之一。对此,鲁锡堂认为,绍兴古城应以城市广场、鲁迅故里等地铁站口为“突破口”,围绕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六大主题,抓好主要夜间经济示范点的规划建设,使古城烟火气里更有休闲味、文艺风、国际范。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伊力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